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国内外对灾害性事件应急物流的基本状况及特点研究概述 | 第9-11页 |
·我国物流业发展支撑灾害性事件应急物流的条件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总结 | 第14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供求理论及市场均衡 | 第16-18页 |
·需求理论 | 第16页 |
·供给理论 | 第16-17页 |
·市场均衡 | 第17-18页 |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物流配送理论 | 第20-22页 |
·应急管理 | 第22-24页 |
3 灾害性事件应急物流的特点研究 | 第24-27页 |
·应急物流供应链网络体系的特殊性 | 第24页 |
·灾害发生的不同时期,库存水平可确定性的难易程度不同 | 第24-25页 |
·应急物资优化配送的特殊性 | 第25页 |
·运输工具调度的盲目性与强制性 | 第25-26页 |
·设施选择考虑的全局性 | 第26页 |
·可以有效发挥逆向物流的作用 | 第26-27页 |
4 物流业发展支撑灾害性事件应急物流的条件 | 第27-34页 |
·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 | 第27-28页 |
·物流园区 | 第28-30页 |
·供应链 | 第30-31页 |
·政策环境 | 第31-32页 |
·物流信息技术 | 第32-34页 |
5 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灾害性事件应急物流的支撑能力分析 | 第34-44页 |
·能力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4-35页 |
·能力测评及分析模型 | 第35-42页 |
·指标值的确定 | 第35-37页 |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39页 |
·评价结果 | 第39-42页 |
·结果及问题分析 | 第42-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6 应急物流与物流业发展良性互动运行支持体系 | 第44-48页 |
·应急物流组织管理系统 | 第44-45页 |
·应急物流供应系统 | 第45页 |
·应急物流运输、配送系统 | 第45-46页 |
·应急物流支撑系统 | 第46-47页 |
·应急物流科学研究系统 | 第47-4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主要结论 | 第48页 |
·有待研究改进的问题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一:主要统计过程 | 第53-58页 |
附录二: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