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相关理论阐述 | 第17-26页 |
·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高管人员 | 第17页 |
·股权激励 | 第17-18页 |
·股权激励模式 | 第18-21页 |
·股权激励不同模式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23页 |
·双因素激励理论 | 第23-24页 |
·企业契约论 | 第24页 |
·股权激励在全球的发展 | 第24-26页 |
3 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 | 第26-33页 |
·政策环境和法律背景 | 第26-28页 |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 | 第26页 |
·股权激励的法律法规背景 | 第26-28页 |
·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 | 第28-29页 |
·萌芽探索阶段(上世纪90 年代初—1998 年) | 第28-29页 |
·蓬勃发展阶段(1999—2004 年) | 第29页 |
·创新完善阶段(2005 年至今) | 第29页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效应实证分析 | 第33-41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33页 |
·实证的研究与设计 | 第33-36页 |
·实证概念的界定 | 第33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33-34页 |
·变量的选择和解释 | 第34-35页 |
·样本描述 | 第35页 |
·数据相关性检验 | 第35-36页 |
·研究的假设 | 第36-37页 |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37页 |
·实证的研究分析与结果 | 第37-41页 |
·研究分析 | 第37-39页 |
·研究结果 | 第39-41页 |
5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1-45页 |
·政策建议——完善资本市场建设 | 第41-42页 |
·进一步完善国家监管体制,加大力度建设与国际规范市场接轨的资本市场 | 第41页 |
·完善经理人市场建设,引入竞争有序选拔机制 | 第41-42页 |
·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2页 |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2页 |
·杜绝股东大会空壳化 | 第42页 |
·增强监事会独立性 | 第42页 |
·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的基础标准 | 第42-43页 |
·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方案评价标准 | 第43-45页 |
·增强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份额和综合绩效的匹配度 | 第43-44页 |
·突出风险责任强化追诉制度 | 第44-45页 |
6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45-48页 |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 第46页 |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研究不足 | 第46-47页 |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1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