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论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问题的由来第10页
 (二) 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问题的展开第10-14页
一、原因自由行为概念的界定第14-24页
 (一) 原因自由行为定义中的争议第14-15页
 (二)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成立范围第15-24页
  1. 原因自由行为不包括陷入限定责任能力状态的情形第16-17页
  2. “过失自陷”不能构成原因自由行为第17-24页
  3. 原因自由行为概念的界定第24页
二、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要点解读第24-28页
 (一) 原因自由行为不等于自陷行为第24-25页
 (二) 单独看行为人在无责任能力状态下的危害举动不构成行为第25-26页
 (三) 行为人在结果阶段丧失的是责任能力第26-28页
 (四) 原因自由行为是结果犯,不存在未完成形态第28页
三、对原因自由行为的法理审视第28-34页
 (一) 与责任主义不相容第28-32页
  1. 责任主义的含义第29页
  2. 责任主义的机能第29-30页
  3. 西方的责任主义与我国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第30-31页
  4. 责任主义下对原因自由行为的审视第31-32页
 (二) 与罪刑法定原则不一致第32-33页
  1.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第32页
  2. 罪刑法定原则对原因自由行为的审视第32-33页
 (三) 惩罚思想犯的疑惑第33-34页
  1.犯罪是行为第33页
  2. 行为的机能第33页
  3. 行为理论对原因自由行为的审视第33-34页
四、原因自由行为的行为性第34-50页
 (一) 原因自由行为之构成特征第34-37页
  1. 原因自由行为的构成第35页
  2. 自陷举动与危害举动具有相对独立性第35-36页
  3. 自陷举动和加害举动具有统一性第36-37页
 (二) 大陆法系刑法中的行为理论与原因自由行为的行为性第37-42页
  1. 因果行为论与原因自由行为第37-38页
  2. 目的行为论与原因自由行为第38-39页
  3. 社会行为论与原因自由行为第39-41页
  4. 人格行为论与原因自由行为第41-42页
 (三) 英美刑法中的行为理论与原因自由行为的行为性第42-44页
  1. 英美刑法中的行为理论及其评析第42-43页
  2. 英美刑法中的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原因自由行为第43-44页
 (四) 我国行为理论与原因自由行为的行为性第44-45页
  1. 我国行为理论及其评析第44-45页
  2. 我国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原因自由行为的行为第45页
 (五) 本文对原因自由行为的行为性的界定第45-50页
  1. 新的行为论——控制行为论第45-48页
  2. 控制行为论评析第48-49页
  3. 控制行为论视角下的原因自由行为第49-50页
五、原因自由行为的处罚根据第50-66页
 (一) 传统理论对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的论述及其评析第50-57页
  1. 责任原则维持模式及其评析第51-54页
  2. 责任原则修正模式及其评析第54-56页
  3. 责任原则例外模式及其评析第56-57页
 (二) 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再探讨第57-60页
  1. 将原因自由行为定为犯罪具有伦理基础第57-58页
  2. 处罚原因自由行为符合刑罚的目的第58-60页
 (三) 原因自由行为的处罚根据新论第60-66页
  1. 有责性是解决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的关键第60页
  2. 原因自由行为有责性之模式选择第60-61页
  3. 原因自由行为有责性探讨第61-63页
  4. 我国刑法语境下的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第63-66页
结语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正当防卫的根据
下一篇:黑社会性质组织:中心与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