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问题由来 | 第12-26页 |
(一) 产权概述 | 第12-17页 |
1. 产权概念溯源 | 第12-15页 |
2. 产权与财产权 | 第15-17页 |
(二)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改革历程与现状 | 第17-26页 |
1. 我国农村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改革历程 | 第17-18页 |
2.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模式 | 第18-20页 |
3.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模式评析 | 第20-24页 |
4.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现有产权制度——股金类型分析 | 第24-25页 |
5.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现有产权制度——股金构成分析 | 第25-26页 |
二、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问题的表现 | 第26-31页 |
(一) 合作制异化 | 第26-27页 |
(二) 利益主体越位——“独立法人”不独立 | 第27-28页 |
(三) 产权不清 | 第28-29页 |
(四) 所有者虚置 | 第29-30页 |
(五) 股权结构不合理 | 第30-31页 |
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问题的原因 | 第31-34页 |
(一) 法律制度缺失 | 第31页 |
(二) 法人类型不明导致合作原则异化 | 第31-33页 |
(三) 混淆合作制与集体制的关系 | 第33-34页 |
四、国外合作金融组织产权制度的比较借鉴 | 第34-40页 |
(一)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产权制度模式考察 | 第34-38页 |
1. 法国上官下民模式 | 第35-36页 |
2. 德国单元金字塔模式 | 第36-37页 |
3. 美国多元复合模式 | 第37-38页 |
(二)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产权制度演变趋势 | 第38-39页 |
(三)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产权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39-40页 |
1. 注重立法 | 第39页 |
2. 明确服务方向,明晰产权关系 | 第39-40页 |
五、完善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0-50页 |
(一) 明确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立法原则 | 第40-42页 |
1. 坚持合作制原则 | 第40-41页 |
2. 合作制原则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又要考虑与国际接轨 | 第41-42页 |
3. 正确处理合作制原则与有限商业化、去行政化的关系 | 第42页 |
(二) 明确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法人类型 | 第42-45页 |
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法人类型 | 第42-44页 |
2. 明确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 第44-45页 |
(三) 明晰产权关系,实现产权高度可分 | 第45-47页 |
1. 社员出资 | 第46页 |
2. 积累资金 | 第46-47页 |
3. 国家支援资金 | 第47页 |
(四) 优化产权结构 | 第47-48页 |
1. 设置优先股和普通股,实行差异化股金策略 | 第47-48页 |
2. 重置社员持股额度限制,适当集中股权,培育“积极社员” | 第48页 |
(五) 明确社员的权利与义务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