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6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碳酸酯的结构与种类 | 第13-18页 |
| ·聚亚乙基碳酸酯(PEC) | 第14页 |
|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 | 第14-15页 |
| ·侧链含取代基的脂肪族聚碳酸酯 | 第15-18页 |
| ·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 | 第18-23页 |
| ·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的加成聚合 | 第18页 |
| ·缩合聚合 | 第18-19页 |
| ·环状碳酸酯的开环聚合 | 第19-23页 |
| ·阳离子开环聚合 | 第19-20页 |
| ·阴离子开环聚合 | 第20-21页 |
| ·配位聚合 | 第21-22页 |
| ·酶催化开环聚合 | 第22-23页 |
| ·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共聚物的研究 | 第23-25页 |
| ·聚(酯-碳酸酯) | 第23-24页 |
| ·聚(乙二醇-碳酸酯) | 第24页 |
| ·聚(碳酸酯-碳酸酯) | 第24-25页 |
| ·其他聚碳酸酯共聚物 | 第25页 |
| ·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的生物医学应用 | 第25-28页 |
| ·外科手术缝合线 | 第25页 |
|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第25-26页 |
| ·药物释放载体 | 第26-27页 |
| ·基因载体 | 第27-28页 |
| ·论文的选题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46页 |
| 第二章 基于酸敏感聚碳酸酯的生物可降解胶束的制备与pH 触发药物释放 | 第46-70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7-51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7-48页 |
| ·2,4,6-三甲氧基苯甲缩醛季戊四醇二醇(1a)的合成 | 第48页 |
| ·对甲氧基苯甲缩醛季戊四醇二醇(1b)的合成 | 第48页 |
| ·2,4,6-三甲氧基苯甲缩醛季戊四醇碳酸酯单体(TMBPEC, 2a)和对甲氧 基苯甲缩醛季戊四醇碳酸酯单体(MBPEC, 2b)的合成 | 第48-49页 |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第49页 |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G-P(TMBPEC-co-DLLA)的合成 | 第49-50页 |
| ·胶束的形成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第50页 |
| ·缩醛水解速率的测定 | 第50页 |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测试 | 第50页 |
| ·尼罗红的包封与释放 | 第50-51页 |
| ·紫杉醇(PTX)和多柔比星(DOX)药物的包封与释放 | 第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65页 |
| ·环状碳酸酯单体的合成 | 第52-54页 |
| ·聚(乙二醇-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的合成 | 第54-57页 |
| ·胶束的形成与pH 响应的水解 | 第57-62页 |
| ·尼罗红、PTX 和DOX 的包封与释放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第三章 具有pH 响应性的生物可降解囊泡用于亲水和疏水抗癌药物的释放 | 第70-89页 |
| ·引言 | 第70-72页 |
| ·实验部分 | 第72-76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72页 |
|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PEG-PTMBPEC 的合成 | 第72-73页 |
| ·囊泡与胶束的制备 | 第73页 |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测试 | 第73页 |
| ·聚合物的细胞毒性测试 | 第73-74页 |
| ·聚合物囊泡与胶束中缩醛水解速率的测定 | 第74页 |
| ·PTX 的包封与释放 | 第74-75页 |
| ·DOX·HCl 的包封与释放 | 第75页 |
| ·PTX 和DOX·HCl 的同时包封与释放 | 第75-7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4页 |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G-PTMBPEC 的设计与合成 | 第76-77页 |
| ·囊泡的形成与细胞毒性测试 | 第77-79页 |
| ·聚合物囊泡和胶束中缩醛水解速率的测定 | 第79-81页 |
| ·PTX 和DOX·HCl 的包封与pH 触发式释放 | 第81-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 第四章 基于丙烯酸酯环状碳酸酯单体的功能性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有机结合开环聚合和Michael 加成反应 | 第89-110页 |
| ·引言 | 第89-90页 |
| ·实验部分 | 第90-94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90-91页 |
| ·丙烯酸酯环状碳酸酯单体(AC)与甲基丙烯酸酯环状碳酸酯单体(MAC)的合成 | 第91-92页 |
| ·开环共聚 | 第92页 |
| ·Michael 加成反应的后聚合修饰 | 第92-93页 |
| ·功能性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和接触角的测量 | 第93-94页 |
| ·细胞培养 | 第9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3页 |
| ·丙烯酸酯环状碳酸酯单体(AC)和甲基丙烯酸酯环状碳酸酯单体(MAC)的合成 | 第94-95页 |
| ·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功能性基团的生物可降解共聚物的合成 | 第95-99页 |
| ·Michael 加成后聚合修饰改性 | 第99-100页 |
| ·功能性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薄膜 | 第100-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1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 ·结论 | 第110-111页 |
| ·展望 | 第111-11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112-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