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水通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水通道蛋白AQP8 在卵巢中的功能研究第11-42页
 第一部分 引言第11-18页
  一、水通道蛋白的发现、命名与分类第11页
  二、水通道蛋白的结构和水转运功能第11-14页
  三、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和生理功能第14-15页
  四、AQP8 的发现、表达及生理功能第15页
  五、卵巢和卵泡的结构与功能第15-16页
   (一) 卵泡的发育过程第15-16页
   (二) 颗粒细胞在卵泡中的功能第16页
  六、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8页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第18-29页
  一、实验材料第18-19页
   (一) 主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试剂第18页
   (二) 主要实验仪器和数据分析软件第18-19页
   (三) 实验动物第19页
  二、实验方法第19-28页
   (一) 小鼠的生育能力分析第19页
   (二) 小鼠的排卵和超数排卵分析第19-21页
   (三) 卵巢的组织学检测第21-23页
   (四) 卵巢颗粒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第23页
   (五) RT-PCR 检测第23-25页
   (六) 免疫印迹第25-27页
   (七) 免疫组化分析第27页
   (八) 水通透性测定第27-28页
   (九) 细胞凋亡检测第28页
  三、统计学分析第28-29页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第29-39页
  一、AQP8~(-/-)小鼠的繁殖能力强于野生型第29-30页
   (一) AQP8~(-/-)小鼠同基因型交配产仔多于野生型第29页
   (二) 杂交显示繁殖力的差异取决于雌性小鼠第29-30页
  二、AQP8~(-/-)小鼠的排卵能力强于野生型第30-31页
   (一) AQP8~(-/-)小鼠的排卵数较多第30页
   (二) AQP8~(-/-)小鼠的激素刺激排卵数较多第30-31页
   (三) AQP8~(-/-)小鼠排卵的卵丘颗粒细胞覆盖率高第31页
  三、AQP8~(-/-)小鼠卵巢的黄体数多于野生型第31-32页
  四、AQP8 在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表达第32-35页
   (一) AQP8 蛋白在小鼠卵巢的定位第33页
   (二) 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原代分离与培养第33-34页
   (三) AQP8 m RNA 在小鼠颗粒细胞的表达第34-35页
   (四) AQP8 蛋白在小鼠颗粒细胞的表达第35页
  五、AQP8 敲除导致卵巢排卵增加的机制研究第35-36页
   (一) AQP8~(-/-)颗粒细胞的水转运功能降低第35-36页
   (二) AQP8~(-/-)颗粒细胞的凋亡率降低第36页
  六、AQP8 敲除鼠卵巢中出现了增多的多卵卵泡第36-39页
   (一) AQP8~(-/-)卵巢中多卵卵泡的数目增加第36-37页
   (二) AQP8~(-/-)卵巢中多卵卵泡的数目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第37-39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39-41页
  一、AQP8 在雌性生殖系统的新功能第39页
  二、AQP8 影响卵巢排卵的机制和意义第39-40页
  三、多卵卵泡的成因及与AQP8 的关系第40-41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41-42页
第二章 AQP4-A25Q 突变基因敲入小鼠模型的建立第42-74页
 第一部分 引言第42-49页
  一、AQP4 的发现、表达与功能第42页
  二、AQP4 正交列阵结构的研究第42-45页
   (一) AQP4 亚型M1 和M23 在细胞膜上不同的分布形式及各自特点第43-45页
   (二) AQP4 的晶体结构第45页
   (三) 影响正交列阵结构形成的因素第45页
  三、基因打靶技术第45-47页
   (一) 基因打靶载体构建策略第46-47页
   (二) 基因打靶技术的一般流程第47页
  四、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7-49页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9-61页
  一、实验材料第49-50页
   (一) 主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试剂第49页
   (二) 主要实验仪器第49页
   (三) 实验动物第49-50页
  二、实验方法第50-61页
   (一) 基因敲入载体的构建及制备第50-54页
   (二) 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及操作第54-55页
   (三) 胚胎的显微操作第55-57页
   (四) 基因敲入小鼠的传代和获得第57-60页
   (五) 基因敲入小鼠的鉴定第60-61页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第61-71页
  一、AQP4-A25Q 基因敲入载体的构建第61-65页
   (一) AQP4-A25Q 基因敲入策略第61-62页
   (二) 载体构建过程第62-65页
  二、AQP4-A25Q 基因敲入小鼠模型的产生第65-68页
   (一) ES 细胞转染及筛选鉴定结果第65-66页
   (二) AQP4-A25Q-neo 小鼠杂合体及纯合体的鉴定第66-67页
   (三) 与Cre 转基因鼠杂交后代鉴定第67-68页
  三、AQP4-A25Q 基因敲入小鼠的鉴定第68-71页
   (一) AQP4 m RNA 表达的RT-PCR 检测第68-69页
   (二) AQP4 的cDNA 序列测定第69页
   (三) AQP4 蛋白表达的免疫印迹检测第69页
   (四) AQP4 蛋白分布的免疫组化分析第69-71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71-73页
  一、AQP4-A25Q 突变基因敲入小鼠模型的建立第71页
  二、AQP4 正交列阵结构的后续研究计划第71-73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英文缩写词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作者简历第84-85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经济植物抗碱生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多头绒泡菌PSR蛋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