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金属材料在海洋中腐蚀类型、失效分析、评定方法及海水腐蚀的防护措施 | 第14-18页 |
| ·海洋环境腐蚀类型 | 第14-15页 |
| ·金属材料在海洋中失效分析 | 第15-17页 |
| ·金属材料在海水中腐蚀的评定方法 | 第17页 |
| ·海水腐蚀的防护措施 | 第17-18页 |
| ·合金元素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18-20页 |
| ·碳 | 第18页 |
| ·铬 | 第18-19页 |
| ·锰 | 第19页 |
| ·钼 | 第19页 |
| ·镍 | 第19-20页 |
| ·硅 | 第20页 |
| ·铌 | 第20页 |
| ·高级别系泊链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国内对R4S 级系泊链产品主要研究成果 | 第20-21页 |
| ·国内对低碳低合金钢耐蚀性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国外对R4S 级系泊链产品主要研究成果 | 第22页 |
| ·国外对低碳低合金钢耐蚀性的研究进展 | 第22页 |
| ·课题的来源、选题意义、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22-23页 |
| ·课题的选题意义、目的 | 第2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4-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4页 |
|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4-31页 |
| ·热处理实验 | 第24-25页 |
| ·金相分析 | 第25-26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26页 |
| ·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 | 第26页 |
| ·极化曲线 | 第26-27页 |
| ·人工海水浸蚀试验 | 第27页 |
| ·盐雾加速腐蚀试验 | 第27-28页 |
| ·力学性能测试试验 | 第28-31页 |
| 第3章 22MnCrNiMo 系泊链钢组织研究 | 第31-39页 |
| ·热轧态显微组织 | 第31-32页 |
| ·淬火态显微组织 | 第32-33页 |
| ·回火态显微组织 | 第33-37页 |
| ·母材回火态显微组织 | 第33-36页 |
| ·焊缝回火态显微组织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22MnCrNiMo 系泊链钢在人工海水中电化学分析 | 第39-50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电化学腐蚀热力学分析 | 第39-41页 |
| ·腐蚀热力学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 ·22MnCrNiMo 系泊链钢钢的腐蚀热力学 | 第40-41页 |
| ·母材电化学极化曲线 | 第41-45页 |
| ·热轧态电化学极化曲线 | 第41-42页 |
| ·淬火态电化学极化曲线 | 第42-43页 |
| ·回火态电化学极化曲线 | 第43-45页 |
| ·焊缝电化学极化曲线 | 第45-48页 |
| ·焊缝电化学极化曲线 | 第45-46页 |
| ·回火态电化学极化曲线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5章 22MnCrNiMo 系泊链钢人工海水浸蚀实验研究 | 第50-58页 |
| ·人工海水浸蚀试样宏观照片 | 第50-51页 |
| ·腐蚀速率 | 第51-52页 |
| ·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 | 第52-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6章 22MnCrNiMo 系泊链钢盐雾加速实验研究 | 第58-66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盐雾加速实验的腐蚀机理 | 第58-59页 |
| ·盐雾加速实验-增重比较 | 第59-60页 |
| ·盐雾加速实验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 | 第60-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7章 22MnCrNiMo 系泊链钢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讨论 | 第66-76页 |
| ·22MnCrNiMo 系泊链钢母材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讨论 | 第66-71页 |
| ·轧制态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讨论 | 第66页 |
| ·淬火工艺对试样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影响讨论 | 第66-67页 |
| ·回火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影响讨论 | 第67-71页 |
| ·22MnCrNiMo 系泊链钢焊缝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讨论 | 第71-74页 |
| ·焊缝原始态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讨论 | 第71页 |
| ·二次淬火回火后焊缝的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讨论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详细摘要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