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引言 | 第9-30页 |
1.1液晶简介 | 第9页 |
1.2乳酸衍生的手性液晶 | 第9-13页 |
1.3自组装简介 | 第13-20页 |
1.3.1自组装材料-液晶 | 第14-17页 |
1.3.2乳酸衍生物的自组装特性 | 第17-20页 |
1.4本文主旨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30页 |
第二章含两个乳酸基团的双手性化合物介晶行为差异的研究 | 第30-50页 |
2.1引言 | 第30页 |
2.2单、双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0-39页 |
2.2.1单、双乳酸衍生物合成路线 | 第30-31页 |
2.2.2双乳酸衍生物的合成过程 | 第31-34页 |
2.2.3化合物(R)-1、(S)-1的合成过程 | 第34-35页 |
2.2.4化合物的表征 | 第35-39页 |
2.3单、双乳酸衍生物液晶性的研究 | 第39-45页 |
2.3.1乳酸衍生物的DSC、POM以及SAXS表征 | 第40-43页 |
2.3.2SAXS表征及结果讨论 | 第43-45页 |
2.4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第三章双乳酸衍生的液晶分子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 第50-70页 |
3.1引言 | 第50页 |
3.2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50-57页 |
3.2.1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50-51页 |
3.2.2化合物的合成过程及表征 | 第51-57页 |
3.3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 第57-61页 |
3.4液晶性的研究 | 第61-67页 |
3.5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第四章半氟碳链和烷基链对单乳酸衍生物液晶性影响的研究 | 第70-90页 |
4.1引言 | 第70页 |
4.2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70-78页 |
4.2.1含氟单乳酸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第70-71页 |
4.2.2化合物nBP6F的合成过程及表征 | 第71-75页 |
4.2.3化合物nBP4F的合成及表征 | 第75-78页 |
4.3含氟的单乳酸衍生物液晶性的研究 | 第78-86页 |
4.3.1含氟的单乳酸衍生物的DSC表征 | 第78-79页 |
4.3.2偏光表征 | 第79-85页 |
4.3.3结果与讨论 | 第85-86页 |
4.4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第五章全文总结 | 第90-91页 |
5.1工作总结 | 第90页 |
5.2工作展望 | 第90-91页 |
附录 | 第91-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