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Y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1生物质概述 | 第14-15页 |
1.2γ-戊内酯的结构及性质 | 第15-16页 |
1.3乙酰丙酸加氢合成γ-戊内酯 | 第16-21页 |
1.3.1乙酰丙酸直接加氢制γ-戊内酯 | 第16-20页 |
1.3.1.1以氢气为氢源 | 第16-18页 |
1.3.1.2以甲酸为氢源 | 第18-19页 |
1.3.1.3以醇类为氢源 | 第19-20页 |
1.3.2乙酰丙酸经酯化后合成γ-戊内酯 | 第20-21页 |
1.4类水滑石材料简介及应用 | 第21-22页 |
1.5论文的选题及研究 | 第22-24页 |
第二章实验试剂及表征 | 第24-28页 |
2.1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4-25页 |
2.1.1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2.1.2制备及评价的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催化剂的表征 | 第25-26页 |
2.2.1BET/BJH表征 | 第25页 |
2.2.2ICP | 第25页 |
2.2.3XRD表征 | 第25页 |
2.2.4TEM表征 | 第25页 |
2.2.5H2-TPR表征 | 第25-26页 |
2.2.6H2-TPD表征 | 第26页 |
2.2.7TG/DTG表征 | 第26页 |
2.2.8IR表征 | 第26页 |
2.3乙酰丙酸加氢反应活性评价 | 第26页 |
2.4反应产物的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章插层阴离子对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Ni-Al2O3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28-44页 |
3.1引言 | 第28-29页 |
3.2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3.2.1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页 |
3.2.1.1催化剂的表征 | 第29页 |
3.2.2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9-30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30-42页 |
3.3.1催化剂前驱体表征 | 第30-33页 |
3.3.1.1催化剂前驱体组成分析 | 第30-31页 |
3.1.1.2催化剂前驱体的TG-DTG表征 | 第31-32页 |
3.1.1.3催化剂前驱体的FTIR表征 | 第32页 |
3.1.1.4催化剂前驱体的XRD表征 | 第32-33页 |
3.3.2催化剂表征 | 第33-38页 |
3.3.2.1催化剂的织构参数 | 第33-34页 |
3.3.2.2催化剂H2-TPR | 第34-35页 |
3.3.2.3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35-36页 |
3.3.2.4催化剂的TEM表征 | 第36-37页 |
3.3.2.5催化剂的酸性表征 | 第37-38页 |
3.3.3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加氢性能 | 第38-42页 |
3.3.3.1催化剂的评价结果 | 第38-40页 |
3.3.3.2还原温度对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40页 |
3.3.3.3反应时间对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4催化剂的循环使用稳定性 | 第41-42页 |
3.4结论 | 第42-44页 |
第四章类水滑石基NiCu-Al2O3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乙酰丙酸乙酯氢转移加氢性能 | 第44-56页 |
4.1引言 | 第44-45页 |
4.2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4.2.1催化剂的制备 | 第45页 |
4.2.2催化剂表征 | 第45页 |
4.2.3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45-46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46-54页 |
4.3.1催化剂的表征 | 第46-52页 |
4.3.1.1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46页 |
4.3.1.2催化剂的H2-TPR表征 | 第46-47页 |
4.3.1.3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47-49页 |
4.3.1.4催化剂的TEM表征 | 第49-50页 |
4.3.1.5催化剂的H2-TPD表征 | 第50-51页 |
4.3.1.6催化剂的NH3-TPD表征 | 第51-52页 |
4.3.2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乙酯氢转移加氢性能 | 第52-54页 |
4.3.2.1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乙酯氢转移加氢评价结果 | 第52-53页 |
4.3.2.2还原温度对Ni2CuAl-DP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乙酯氢转移加氢评价结果 | 第53-54页 |
4.4结论 | 第54-56页 |
第五章Ni/Cu摩尔比对Ni2CuAl-DP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乙酰丙酸酯氢转移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56-64页 |
5.1引言 | 第56页 |
5.2实验部分 | 第56页 |
5.2.1催化剂的制备 | 第56页 |
5.2.2催化剂表征 | 第56页 |
5.2.3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56页 |
5.3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5.3.1催化剂的表征 | 第56-60页 |
5.3.1.1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56-57页 |
5.3.1.2催化剂的H2-TPR表征 | 第57-58页 |
5.3.1.3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58-59页 |
5.3.1.4催化剂的H2-TPD表征 | 第59-60页 |
5.3.1.5催化剂的NH3-TPD表征 | 第60页 |
5.3.2催化剂的乙酰丙酸及其酯类氢转移加氢性能 | 第60-63页 |
5.3.2.1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乙酯氢转移加氢评价结果 | 第60-62页 |
5.3.2.2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氢转移加氢性能 | 第62-63页 |
5.3.2.3反应底物对Ni2CuAl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酯氢转移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63页 |
5.4结论 | 第63-64页 |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引言 | 第64页 |
6.2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6.3论文的创新性 | 第65页 |
6.4后续工作设想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