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国家中心论的现实意义--张季鸾评论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绪论第6-10页
第一章 张季鸾的生平及其评论思想的根源第10-17页
 第一节 张季鸾先生的生平简介、从业经历第10-12页
  一、张季鸾先生的生平简介第10页
  二、张季鸾先生的从业经历第10-12页
 第二节 张季鸾评论思想的渊源第12-15页
  一、关学做为张季鸾的启蒙学科,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第13-15页
  二、其思想另外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就是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理论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7页
第二章 张季鸾评论思想的核心"国家中心论"第17-28页
 第一节 解析"国家中心论"第17-21页
  一、国家中心论提出的背景第17-18页
  二、国家中心论的正式提出第18-20页
  三、国家中心论的历史意义第20-21页
 第二节 国家中心论产生的的思想基础第21-23页
  一、思想基础——文人论政第21-22页
  二、文人论政的表现第22-23页
 第三节 国家中心论的表现第23-27页
  一、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第24-26页
  二、"小骂大帮忙"的历史意义。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张季鸾评论思想的现实意义第28-48页
 第一节 现代社会评判标准多元化第28-31页
  一、评判标准多元化的原因第28-29页
  二、多维价值观第29-30页
  三、价值观多元化的弊端第30-31页
 第二节 现代媒体评论面临的问题第31-41页
  一、媒体评论身份的转型第31-34页
  二、媒体舆论功能的转型第34-38页
  三、媒体舆论表达方式的转型第38-41页
 第三节 国家中心论的现实意义第41-47页
  一、主导价值观第41-42页
  二、媒体的社会责任第42-43页
  三、转型时期媒体责任第43-45页
  四、转型期新闻工作者尤其是评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新闻摄影对美国报纸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媒介传播中的国家形象研究--以美国《时代》周刊2006-2008年对华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