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分布式视频编码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9页
第1章 绪论第19-39页
   ·课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第19-22页
   ·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2-35页
     ·分布式信源编码第22-29页
     ·分布式视频编码第29-3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34页
     ·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35-37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35-37页
     ·本文的结构第37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37-39页
第2章 基于相关模型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第39-52页
   ·引言第39-41页
   ·基于相关模型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框架第41-50页
     ·分布式帧间视频编码思想第41-44页
     ·基于相关模型的分布式视频编码器第44-49页
     ·基于相关模型的分布式视频解码器第49-50页
   ·视频块的时域相关性模型第50-51页
     ·视频块的分类第50页
     ·相关性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Syndrome 编码与熵编码的模式优化策略第52-68页
   ·引言第52-53页
   ·Syndrome 编码第53-54页
     ·基于多级LDPC 的syndrome 编码第53页
     ·基于多级LDPC 的syndrome 解码第53-54页
   ·Syndrome 编码与熵编码的模式优化第54-59页
     ·频率子带的优化第55-56页
     ·位平面的优化第56-59页
   ·基于相关模型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的实验评估第59-66页
     ·无噪声信道传输情况下的压缩效率评估第59-62页
     ·有噪声信道传输情况下的容错性能评估第62-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4章 基于Wyner-Ziv 编码的多码率码流切换第68-79页
   ·引言第68-71页
   ·基于Wyner-Ziv 编码的多码率码流切换框架第71-74页
     ·多码率码流切换的基本框架第71-72页
     ·两种切换模式第72-74页
   ·基于Wyner-Ziv 编码的切换码流生成与重构第74-78页
     ·切换码流的生成第74-77页
     ·切换目的帧的重构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5章 切换码流的码率分配第79-100页
   ·引言第79页
   ·码流之间相关性模型的建立第79-84页
     ·反量化信号的分布第80-81页
     ·当q1=Mq2 并且M 是整数的情况下的相关性模型第81-83页
     ·码流之间的相关性模型第83-84页
   ·码率分配第84-87页
   ·基于Wyner-Ziv 编码的多码率码流切换的实验评估第87-99页
     ·相关性模型精确度的评估第87-89页
     ·码率分配精确度的评估第89-93页
     ·切换性能的评估第93-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结论第100-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个人简历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机舌诊中裂纹舌图像的诊断分类研究
下一篇:基于MPA和IDA的偏心结构性态评估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