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一、前言 | 第5-10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5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5-9页 |
(三)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9-10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 | 第10-20页 |
(一) 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12-15页 |
1、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提出 | 第12-13页 |
2、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 第13-15页 |
(二) 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 第15-17页 |
(三) 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客观需要 | 第17-18页 |
(四)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 第18-20页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贯彻以人为本思想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 第20-26页 |
(一) 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 第20-21页 |
(二) 忽视大学生主体的差异性 | 第21-23页 |
(三) 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过分侧重灌输式教育 | 第23-24页 |
(四) 缺乏多样性 | 第24页 |
(五) 管理理念落后 | 第24-25页 |
(六) 对高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 | 第25-26页 |
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对策探讨 | 第26-42页 |
(一) 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第26-30页 |
1、确立学生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 第27-28页 |
2、创建以人为本的良好教育环境 | 第28-29页 |
3、以学生为本,增强工作的科学性 | 第29-30页 |
(二) 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 第30-36页 |
1、注重发挥人的潜能 | 第30-31页 |
2、注重引导、完善“以人为本”的德育模式 | 第31-33页 |
3、注重发现自我价值和全人类的价值 | 第33-36页 |
(三) 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激励 | 第36-42页 |
1、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 | 第36-38页 |
2、改良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机制 | 第38-39页 |
3、丰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39-42页 |
五、结语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