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6页 |
·当代大学生生命的现实状态 | 第10-11页 |
·当代大学生主体体验的困境 | 第11-15页 |
·关注大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文献法 | 第19页 |
·归纳演绎法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体验德育的误区 | 第22-34页 |
·重知性德育轻大学生生活德育 | 第22-25页 |
·重道德结论的知性德育,轻大学生学习生活过程的教育 | 第22-23页 |
·重道德认识的知性德育,轻大学生日常生活道德情感交流 | 第23-24页 |
·重知德的知性德育,轻大学生生活体验 | 第24-25页 |
·重体验德育轻大学生生命德育 | 第25-27页 |
·重道德自觉的体验德育,轻大学生生死观教育 | 第25-26页 |
·重道德情境的体验德育,轻大学生生命活动的时空、人物变化 | 第26页 |
·重道德实践的体验德育,轻大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 第26-27页 |
·重大学生德育课程教学轻育人 | 第27-30页 |
·大学生德育缺乏整体育人理念 | 第28页 |
·大学生德育理论课程忽视全息整体教学 | 第28-29页 |
·大学生德育课程实践教学受到限制 | 第29-30页 |
·重大学生辅导员培训轻队伍职业化建设 | 第30-34页 |
·大学生辅导员业务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学生需求 | 第30-31页 |
·大学生辅导员工作周期短,队伍不稳定,职业意识淡薄 | 第31-32页 |
·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体验德育误区的原因及其后果 | 第34-46页 |
·当代大学生体验德育误区的原因 | 第34-39页 |
·大学生体验过程过于知性化走向形式化 | 第34-36页 |
·大学生体验效果受到了社会环境的严峻挑战 | 第36-38页 |
·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目标诉求缺失 | 第38-39页 |
·当代大学生体验德育误区的后果 | 第39-46页 |
·导致大学生缺乏和谐校园文化 | 第39-41页 |
·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内容缺失 | 第41-43页 |
·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生命德育的构想 | 第46-58页 |
·关爱生命是当代大学生生命德育教育的主题 | 第46-51页 |
·关爱生命的涵义 | 第46-48页 |
·生命德育教育的侧重点 | 第48-51页 |
·生命叙事是当代大学生生命德育的价值所在 | 第51-54页 |
·大学生生命叙事的个体价值 | 第51-53页 |
·大学生生命叙事的教育价值 | 第53-54页 |
·优质自己是当代大学生生命德育的期望 | 第54-58页 |
·从生态关系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 第54-55页 |
·从“纵向、横向”维度中把握生命德育的蕴涵 | 第55-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