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论 | 第8-16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背景 | 第8-9页 |
·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指导思想与方法 | 第15-16页 |
·指导思想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中国现代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 第16-23页 |
·中国现代公众参与 | 第16-20页 |
·中国现代的公众参与决策制定模式 | 第16-18页 |
·中国现代公众决策制定模式的成因 | 第18-20页 |
·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必要性分析 | 第20-23页 |
·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是政府政策本质属性——公共性的内在要求 | 第20-21页 |
·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是政府决策合法性和科学性的保证 | 第21页 |
·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是促进政府决策公平,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 第21-22页 |
·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 第22-23页 |
第3章 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政府接受公众参与意识淡薄 | 第23-24页 |
·公众参与缺乏法律保障 | 第24-25页 |
·公众参与的法律规定不完善 | 第24页 |
·公众参与的救济不完善 | 第24-25页 |
·参与的机制缺失 | 第25-27页 |
·“人民代表”不“代表人民” | 第25-26页 |
·征求公众的意见的渠道流于形式 | 第26页 |
·政府决策信息公开不够,公众知情权难以保证 | 第26-27页 |
·行政问责制度不规范 | 第27页 |
·公众参与的意识薄弱,公民责任感不强 | 第27-29页 |
第4章 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的机制建设 | 第29-35页 |
·公众参与机制建设的社会环境分析 | 第29-30页 |
·实现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机制的全面转变 | 第30-31页 |
·由单一决策主体转变为多元决策主体 | 第30页 |
·由感性决策思维转变为理性决策思维 | 第30-31页 |
·由功利决策思维转变为全面决策思维 | 第31页 |
·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的机制 | 第31-35页 |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的原则 | 第31-32页 |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 第32-33页 |
·公众参与制度的程序规范 | 第33-34页 |
·唤醒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主人翁意识,发展便利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社会中介组织 | 第34-35页 |
第5章 解决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35-41页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经济条件 | 第35页 |
·切实转变执政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 | 第35-36页 |
·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 第36-37页 |
·建立民意调查制度 | 第36页 |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 第36-37页 |
·举行公开听证会 | 第37页 |
·强化行政问责制度 | 第37页 |
·健全法规制度,保障公民有序参与 | 第37-39页 |
·制定政府决策程序法 | 第38页 |
·颁布公众参与法 | 第38-39页 |
·创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