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质量保障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国际标准ISO/IEC 19796 | 第15-17页 |
·国际标准ISO/IEC 19796的简介 | 第15-16页 |
·国际标准ISO/IEC 19796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第17-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框架结构 | 第18-21页 |
2 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的需求分析 | 第21-31页 |
·质量方法描述参考模型 | 第21-23页 |
·过程模型 | 第21-22页 |
·描述模型 | 第22-23页 |
·需求分析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中的应用 | 第23-30页 |
·开始 | 第25-26页 |
·确定利益相关方 | 第26-27页 |
·定义目标 | 第27-29页 |
·需求分析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3 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的框架分析 | 第31-43页 |
·框架分析的描述模型 | 第31-32页 |
·框架分析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中的应用 | 第32-42页 |
·分析外部情景 | 第32-33页 |
·分析人力资源 | 第33页 |
·分析目标群体 | 第33-35页 |
·分析组织和机构情景 | 第35页 |
·时间和预算计划 | 第35-38页 |
·环境分析 | 第38-40页 |
·定义质量方针 | 第40-41页 |
·采购过程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4 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 第43-65页 |
·设计的描述模型 | 第43-44页 |
·设计过程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中的应用 | 第44-55页 |
·学习目标 | 第44-45页 |
·内容概念 | 第45-49页 |
·教学方法/概念 | 第49-50页 |
·角色和活动 | 第50-51页 |
·测试和评价 | 第51-52页 |
·维护 | 第52-53页 |
·计划和产品实现 | 第53-55页 |
·开发的描述模型 | 第55-56页 |
·开发过程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中的应用 | 第56-64页 |
·实现内容 | 第56-58页 |
·实现设计 | 第58-61页 |
·实现媒体 | 第61-64页 |
·实现技术 | 第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5 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的质量保障 | 第65-78页 |
·ISO/IEC 19796-2统一质量模型 | 第65-67页 |
·统一质量模型的内容 | 第65页 |
·统一质量模型的原则 | 第65-66页 |
·统一质量模型的层次 | 第66-67页 |
·从组织的角度保障质量 | 第67-73页 |
·方针和策略 | 第67-68页 |
·管理 | 第68-69页 |
·资源 | 第69-70页 |
·过程 | 第70页 |
·学习者定位 | 第70-71页 |
·结果 | 第71-72页 |
·工作人员管理 | 第72-73页 |
·从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的角度保障质量 | 第73-77页 |
·教育服务 | 第73页 |
·教学内容 | 第73-74页 |
·教学设计 | 第74-76页 |
·媒体技术 | 第76页 |
·学习任务和活动 | 第76-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研究总结 | 第7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78页 |
·下一步的工作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