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微电网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各国微电网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微电网实验平台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微电网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基于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变流器数字控制器设计 | 第23-44页 |
2.1 数字控制系统需求分析及选型 | 第23-25页 |
2.1.1 被控变流器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2.1.2 控制方案确定及主控芯片选型 | 第24-25页 |
2.2 DSP数字控制器组件化设计 | 第25-27页 |
2.2.1 DSP软件组件化设计 | 第25-26页 |
2.2.2 数字控制器硬件组件化设计 | 第26-27页 |
2.3 嵌入式TCP/IP协议以太网通信功能的实现 | 第27-33页 |
2.3.1 TCP/IP以太网通信软件具体实现 | 第27-30页 |
2.3.2 通信核心电路具体实现 | 第30-32页 |
2.3.3 应用层通信规约设计 | 第32-33页 |
2.4 数字控制器控制程序实现 | 第33-38页 |
2.4.1 控制算法程序实现 | 第34-35页 |
2.4.2 预充电功能实现 | 第35-36页 |
2.4.3 EPWM1中断与TIMERO中断嵌套设置 | 第36-37页 |
2.4.4 PWM脉冲信号阻隔功能实现 | 第37-38页 |
2.5 ADC实时采样功能实现 | 第38-41页 |
2.5.1 采样电路实现 | 第38-40页 |
2.5.2 电压保护电路实现 | 第40页 |
2.5.3 ADC采样程序实现 | 第40-41页 |
2.6 以太网TCP/IP通信实验 | 第41-43页 |
2.6.1 单台控制器通信实验 | 第41-42页 |
2.6.2 多台控制器通信实验 | 第42-4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DC/DC变流器接口无源化设计 | 第44-59页 |
3.1 无源理论和KYP引理 | 第44-45页 |
3.2 接口无源化简介 | 第45-47页 |
3.3 下垂控制DC/DC变流器接口无源化设计步骤 | 第47-51页 |
3.4 DC/DC变流器接口无源化验证及应用 | 第51-58页 |
3.4.1 接口无源化仿真验证 | 第51-54页 |
3.4.2 接口无源化半实物仿真验证 | 第54-56页 |
3.4.3 接口无源化实际应用 | 第56-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可编程微电网实验平台设计 | 第59-73页 |
4.1 微电网性能需求与分层控制 | 第59-61页 |
4.1.1 性能要求 | 第59-60页 |
4.1.2 微电网分层控制 | 第60-61页 |
4.2 微电网实验平台的分层设计 | 第61-66页 |
4.2.1 上位机层 | 第61-62页 |
4.2.2 微网协同控制器层 | 第62-63页 |
4.2.3 变流器控制器层 | 第63页 |
4.2.4 设备层 | 第63-65页 |
4.2.5 微电网实验平台的特点 | 第65-66页 |
4.3 微电网实验平台有效性的实验验证 | 第66-72页 |
4.3.1 二次电流均流和电压恢复实验 | 第66-68页 |
4.3.2 直流微电网模式自适应调节 | 第68-70页 |
4.3.3 微电网稳定运行实验 | 第70-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3-74页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