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实践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6 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页 |
2.1.1 农村土地流转 | 第20页 |
2.1.2 流转意愿 | 第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农地流转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2 行为研究理论模型——计划行为理论 | 第22-24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4-32页 |
3.1 关键变量的界定及操作化定义 | 第24-25页 |
3.2 研究模型的建立与理论假设 | 第25-28页 |
3.2.1 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3.2.2 理论假设 | 第26-28页 |
3.3 问卷设计与检验 | 第28-32页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8-29页 |
3.3.2 预试问卷信度检验 | 第29-30页 |
3.3.3 预试问卷效度检验 | 第30页 |
3.3.4 正式问卷的形成 | 第30页 |
3.3.5 正式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0-32页 |
4 实证分析 | 第32-48页 |
4.1 答卷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7页 |
4.1.1 被访户主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4.1.2 答卷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性分析 | 第33-37页 |
4.2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流转行为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4.3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 第38-48页 |
4.3.1 模型拟合 | 第38-40页 |
4.3.2 模型改进与修正 | 第40-43页 |
4.3.3 模型检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5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 第48-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50页 |
5.1.1 农地流转意愿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第48页 |
5.1.2 行为态度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 | 第48页 |
5.1.3 流转意愿加强会促进流转行为的产生 | 第48-49页 |
5.1.4 知觉行为控制会直接促使农地流转行为的产生 | 第49页 |
5.1.5 个体和家庭情况各变量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存在影响 | 第49-50页 |
5.2 实践启示 | 第50-53页 |
5.2.1 尊重与保障农户意愿,维护农户市场主体地位 | 第50-51页 |
5.2.2 建立合理的农地流转价格机制,保障农户经济利益 | 第51页 |
5.2.3 完善农村农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降低知觉行为控制难度 | 第51-52页 |
5.2.4 推动农地流转工作试点建设,加强示范作用 | 第52页 |
5.2.5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弱化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感 | 第52-53页 |
5.3 局限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