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病害及其防治论文

松材线虫体表优势细菌的分离及定殖能力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松材线虫体表优势细菌的分离及定殖能力研究第12-67页
 1 松材线虫的防治及致病机理研究进展第12-21页
   ·松材线虫病的致病机理研究概况第12-15页
     ·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研究第12-13页
     ·酶致病性的研究第13页
     ·毒素导致细胞死亡的可能性第13-14页
     ·毒素的来源问题第14-15页
   ·关于松材线虫病病原第15-16页
   ·关于细菌的种类及其致病性第16页
   ·还存在的疑问第16-18页
     ·关于致病细菌的种类第16-17页
     ·松材线虫体表细菌是否存在演替现象第17-18页
   ·目前松材线虫病防治上的对策第18-19页
     ·枯死木的砍除第18页
     ·杀线剂化学防治第18-19页
     ·媒介昆虫的化学防治第19页
     ·培育抗病树种第19页
   ·松材线虫病的生物防治第19-21页
 2 不同松材线虫虫株对松苗的致病性比较第21-27页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供试松材线虫虫株和松苗第21页
     ·致病性测定第21-22页
     ·接种后线虫在寄主体内的移动观测第22页
   ·结果与分析第22-25页
     ·不同松材线虫虫株对黑松、马尾松和雪松的致病性第22页
     ·接种后线虫再分离情况第22-24页
     ·不同虫株接种后在松树内的分布情况第24-25页
   ·小结与讨论第25-27页
 3 不同松材线虫虫株体表携带优势细菌的分离及致病性第27-33页
   ·材料与方法第27-29页
     ·供试线虫和松苗第27-28页
     ·松材线虫的接种第28页
     ·线虫体表携带细菌的分离第28页
     ·细菌无细胞滤液毒性的生物测定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细菌的分离第29-30页
     ·细菌无细胞滤液的致病性第30-32页
   ·小结与讨论第32-33页
 4 线虫体表携带优势细菌的鉴定第33-40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6页
     ·供试细菌第33-34页
     ·细菌鉴定方法第34-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各菌株的基本特性确定第36页
     ·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鉴定结果第36-37页
     ·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第37-39页
   ·小结与讨论第39-40页
 5 无菌松材线虫的获得及培养方法研究第40-45页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培养基和供试线虫第40页
     ·线虫灭菌方法第40-41页
   ·结果及分析第41-44页
     ·H_2O_2和抗菌素单独处理结果第41-42页
     ·混合处理效果比较第42-44页
     ·无菌线虫与野生线虫培养情况比较第44页
   ·小结与讨论第44-45页
 6 不同松材线虫体表物质与其携带细菌的关系研究第45-51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供试线虫和细菌第45页
     ·无菌线虫体表浸泡物对细菌繁殖的影响第45-46页
     ·细菌对无菌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第46页
     ·设计无菌松材线虫对细菌的趋向性试验第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几种无菌松材线虫体表浸泡物对细菌繁殖的影响第46-48页
     ·不同细菌对无菌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第48-49页
     ·细菌对无菌松材线虫趋向性研究第49-50页
   ·小结与讨论第50-51页
 7 美国菌株成团泛菌在线虫体表的定殖能力比较第51-58页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供试线虫第51页
     ·供试细菌第51页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51-52页
     ·细菌的对峙研究第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成团泛菌和其他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第52-55页
     ·细菌各菌株之间的对峙关系第55-57页
   ·小结与讨论第57-58页
 8 不同松材线虫体表物质高效毛细管电泳图谱研究第58-67页
   ·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供试线虫第58-59页
     ·仪器及试剂第59页
     ·线虫体表物质浸泡液样品的制备第59页
     ·线虫研磨液样品的制备第59页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条件第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6页
     ·线虫体表物质浸泡液预处理条件的确定第59-60页
     ·线虫研磨液预处理条件的确定第60页
     ·测定波长的确定第60页
     ·色谱条件的确定第60页
     ·HPCE的精密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考察第60-61页
     ·不同线虫体表物质浸泡液的HPCE图谱比较第61-62页
     ·不同无菌线虫研磨液的HPCE图谱比较第62-66页
   ·小结与讨论第66-67页
第二章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杂交及后代的致病性第67-80页
 9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杂交研究进展第67-70页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种的确立第67-68页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杂交研究进展第68-70页
 10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杂交及后代的致病性第70-76页
   ·材料与方法第70-71页
     ·供试线虫第70页
     ·未交配雌线虫的获得第70-71页
     ·杂交方法第71页
     ·杂交后代线虫的接种测定第71页
   ·结果与分析第71-75页
     ·未交配雌成虫培养方法研究第71-72页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杂交结果第72-73页
     ·杂交后代的繁殖情况第73页
     ·杂交后代的形态观察第73-75页
     ·杂交后代的致病性测定第75页
   ·小结与讨论第75-76页
 11 结论与展望第76-80页
   ·全文小结第76-78页
   ·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附录1第86-87页
附录2第87-88页
附录3第88-89页
详细摘要第89-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乌头总生物碱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发展--以皖南明清民居室内装饰图案结构应用研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