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4-15页 |
引言 | 第15-36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5-32页 |
1.1 立题依据 | 第15-17页 |
1.2 相关概念及定义 | 第17-18页 |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8-31页 |
1.4 小结 | 第31-32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2页 |
3 理论依据 | 第32-35页 |
4 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第一部分 护理信息能力自评量表的汉化及修订 | 第36-50页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36-40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36页 |
1.2 样本量计算 | 第36页 |
1.3 研究工具 | 第36-37页 |
1.4 SANICS的汉化与修订 | 第37-39页 |
1.5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第39页 |
1.6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2 汉化修订结果 | 第40-49页 |
3 讨论 | 第49页 |
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二部分 现状调查 | 第50-80页 |
第一阶段 在读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护士的护理信息能力调查 | 第50-69页 |
1 在读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护理信息能力调查 | 第50-59页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50-55页 |
1.3 讨论 | 第55-59页 |
1.4 小结 | 第59页 |
2 临床护士的护理信息能力调查 | 第59-69页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60-61页 |
2.2 结果 | 第61-65页 |
2.3 讨论 | 第65-68页 |
2.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二阶段 相关人员对护理信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期望 | 第69-80页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69-73页 |
2 结果 | 第73-77页 |
3 讨论 | 第77-79页 |
4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三部分 护理信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及修订 | 第80-122页 |
1 培养方案形成的流程图 | 第80页 |
2 形成专家咨询表 | 第80-82页 |
3 资料分析 | 第82-84页 |
4 结果 | 第84-118页 |
4.1 专家的基本资料 | 第84-85页 |
4.2 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第85-87页 |
4.3 两轮专家咨询结果分析 | 第87-118页 |
5 讨论与思考 | 第118-122页 |
总结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3页 |
综述 美国护理信息学硕士教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133-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2页 |
附录 | 第142-161页 |
个人简历 | 第161-163页 |
致谢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