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含吡啶酰亚胺基的大环合成及其对阴离子(或分子)的识别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5页
    引言第7页
    1.1 大环化合物的研究意义第7-8页
    1.2 阴离子识别研究第8-10页
    1.3 含吡啶酰亚胺基的配体的应用第10-13页
        1.3.1 阴离子识别第10-11页
        1.3.2 与金属离子作用第11-12页
        1.3.3 腈水合酶的结构和功能模型第12页
        1.3.4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第12-13页
    1.4 选题依据第13页
    1.5 本论文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二章 含2,6-吡啶二酰亚胺基的大环的合成、表征及识别性质研究第15-25页
    引言第15页
    2.1 仪器、试剂及处理第15-17页
        2.1.1 仪器第15-16页
        2.1.2 试剂及处理第16-17页
    2.2 合成路线第17-18页
        2.2.1 前体二胺A和前体二醛B的合成路线(Scheme1)第17页
        2.2.3 Schiff碱大环L_1、_L2的合成路线(Scheme2)第17-18页
    2.3 合成方法第18-19页
        2.3.1 N,N'-(3-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A的合成第18页
        2.3.2 5 ,5'-二甲基-1,9-二甲酰吡咯甲烷二醛B的合成第18页
        2.3.4 Schiff碱大环L_1的合成第18-19页
        2.3.5 还原饱和大环L_2的合成第19页
    2.4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19-20页
    2.5 晶体结构描述第20-21页
        2.5.1 大环L_2晶体结构描述第20-21页
    2.6 谱学性质第21-23页
        2.6.1 核磁和质谱第21-22页
        2.6.2 IR光谱和UV-vis光谱第22-23页
    2.7 大环对阴离子的识别试验第23页
    2.8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含吡啶酰亚胺基的大环与AcO~-的键合性质研究第25-33页
    引言第25页
    3.1 大环L_1和L_2分别与AcO~-键和作用第25-31页
        3.1.1 仪器与试剂第25页
        3.1.2 大环L1和L2与AcO~-作用体系的UV-vis光谱第25-26页
        3.1.3 大环L1和L2与AcO~-作用的键合比第26-27页
        3.1.4 大环L1和L2与AcO~-作用的平衡常数测定第27-28页
        3.1.5 等温滴定量热第28-29页
        3.1.6 ~1 HNMR滴定第29-31页
        3.1.7 量化计算第31页
    3.2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四章 含吡啶酰亚胺基的大环与H_2PO_4~-、HSO_4~-及HP_2O_7~(3-)的键合性质研究第33-49页
    引言第33页
    4.1 大环L_1和L_2与H_2PO_4~-键和作用第33-38页
        4.1.1 自由大环L_1极其与H_2PO_4~-作用体系的UV-vis光谱第33-34页
        4.1.2 大环L_1和L_2与H_2PO_4~-作用的键合比第34-35页
        4.1.3 大环L_1和L_2与H_2PO_4~-作用的平衡常数测定第35-36页
        4.1.4 等温滴定量热第36-37页
        4.1.5 ~1 HNMR滴定第37-38页
    4.2 大环L1、L_2与HSO_4~-键和作用第38-40页
        4.2.1 大环L_1及其与HSO_4~-作用体系的UV-vis光谱第38-39页
        4.2.2 大环L_1和L_2与HSO_4~-作用的键合比第39-40页
        4.2.3 大环L_1和L_2与HSO_4~-作用的平衡常数测定第40页
    4.3 大环L_1、L_2与HP_2O_7~(3-)键和作用第40-48页
        4.3.1 大环L_1及其与HP_3O_7~(3-)作用体系的UV-vis光谱第40-41页
        4.3.2 大环L_1、L_2与HP_3O_7~(3-)作用的键合比第41-42页
        4.3.3 大环L_1、L_2与HP_3O_7~(3-)作用的平衡常数测定第42-43页
        4.3.4 等温滴定量热第43-44页
        4.3.5 ~1 HNMR滴定第44-45页
        4.3.6 Schiff碱大环L_1与HP_3O_7~(3-)形成的晶体结构描述第45-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含吡啶酰亚胺基的大环与焦磷酸的键合性质研究第49-55页
    引言第49页
    5.1 大环L_1和L_2对H_4P_2O_7的裸眼识别及UV-vis光谱第49-54页
        5.1.1 裸眼识别第49-50页
        5.1.2 大环L_1和L_2与H_4P_2O_7的UV-Vis光谱第50-51页
        5.1.3 大环L_1和L_2与H_4P_2O_7作用的键合比第51-53页
        5.1.4 ~1 HNMR滴定第53-54页
    5.2 本章小结第54-55页
总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一 硕士期间发表及拟发表论文第62-63页
附录二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和质谱图第63-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杂环卡宾催化羰基化合物实现对手性1,2-二醇类化合物的动力学拆分
下一篇:Donor-acceptor环丙烷与1,3,5-triazinanes的环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