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4页 |
1.1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 | 第10-15页 |
1.1.1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0-11页 |
1.1.2 镉污染及危害 | 第11-13页 |
1.1.3 铬污染及危害 | 第13-15页 |
1.2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控制技术 | 第15-17页 |
1.3 钛酸纳米管在水体重金属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1.3.1 钛酸纳米管的研究历程 | 第17页 |
1.3.2 钛酸纳米管的合成与性质 | 第17-19页 |
1.3.3 钛酸纳米管对水体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 第19页 |
1.3.4 钛酸纳米管去除水体重金属 | 第19-20页 |
1.4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4页 |
1.4.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2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改性钛酸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第24-32页 |
2.1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 第24-25页 |
2.2 铌酸盐改性钛酸纳米片的制备和表征 | 第25-28页 |
2.2.1 Nb-TNS的制备 | 第25页 |
2.2.2 Nb-TNS的表征 | 第25页 |
2.2.3 Nb-TNS的表征结果 | 第25-28页 |
2.3 硫化亚铁改性钛酸纳米管的制备和表征 | 第28-30页 |
2.3.1 FeS@TNTs的制备 | 第28页 |
2.3.2 FeS@TNTs的表征 | 第28-29页 |
2.3.3 FeS@TNTs的表征结果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铌酸盐改性钛酸纳米片对水中Cd(Ⅱ)吸附行为及机制研究 | 第32-48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2-35页 |
3.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32页 |
3.1.2 吸附动力学测定 | 第32-33页 |
3.1.3 吸附等温线测定 | 第33页 |
3.1.4 溶液pH的影响 | 第33页 |
3.1.5 常规无机离子和腐殖酸(HA)对吸附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6 材料的回用 | 第34页 |
3.1.7 不同水热合成时间的铌酸盐改性钛酸纳米材料对水中Cd(Ⅱ)的吸附 | 第34-35页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6页 |
3.2.1 吸附动力学 | 第35-36页 |
3.2.2 吸附等温线 | 第36-38页 |
3.2.3 溶液pH对Nb-TNS吸附Cd(Ⅱ)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4 共存离子对Nb-TNS吸附Cd(Ⅱ)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5 腐殖酸(HA)对Nb-TNS吸附Cd(Ⅱ)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6 材料的回用 | 第41-42页 |
3.2.7 不同水热合成时间的铌酸盐改性钛酸纳米材料对水中Cd(Ⅱ)吸附行为研究 | 第42-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硫化亚铁改性钛酸纳米管去除水中Cr(Ⅵ)的机制研究 | 第48-58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8页 |
4.1.2 材料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测定 | 第48-49页 |
4.1.3 溶液pH的影响 | 第49页 |
4.1.4 常规无机离子和腐殖酸(HA)的影响 | 第49页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6页 |
4.2.1 材料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 | 第49-52页 |
4.2.2 溶液pH对FeS@TNTs去除Cr(Ⅵ)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3 共存离子对FeS@TNTs去除Cr(Ⅵ)的影响 | 第53-54页 |
4.2.4 腐殖酸(HA)对FeS@TNTs去除Cr(Ⅵ)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5 反应过程中Cr(Ⅵ)和Cr(III)的变化 | 第55-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