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以鹰潭市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情况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导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1 理论价值第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页
    1.3 研究现状第9-13页
        1.3.1 涉及学科分析第10页
        1.3.2 年刊载量分析第10页
        1.3.3 研究内容分析第10-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1.4.2 案例分析法第13页
        1.4.3 数据统计法第13页
        1.4.4 调查研究法第13-14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4-19页
    2.1 突发公共事件第14页
    2.2 网络舆情第14-16页
        2.2.1 网络舆情概念第14-15页
        2.2.2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第15-16页
    2.3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理论基础第16-19页
        2.3.1 基于公共管理学和传播学的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第16-17页
        2.3.2 基于传播学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第17-18页
        2.3.3 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网民网上行为第18-19页
第3章 鹰潭市两起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处置案例分析第19-38页
    3.1 贵溪“12·24”重大交通事故网络舆情处置案例第19-30页
        3.1.1 贵溪“12·24”重大交通事故网络舆情发展状况第19-21页
        3.1.2 贵溪“12·24”重大交通事故新浪微博相关内容分析第21-25页
        3.1.3 贵溪“12·24”重大交通事故网络舆情引导措施第25-28页
        3.1.4 贵溪“12·24”重大交通事故网络舆情引导的反思第28-30页
    3.2 206 国道鹰潭段“5·15”重大交通事故网络舆情处置案例第30-38页
        3.2.1 206 国道鹰潭段“5·15”重大交通事故基本情况第30-32页
        3.2.2 206 国道鹰潭段“5·15”重大交通事故网络舆情处置主要做法第32-33页
        3.2.3 206 国道鹰潭段“5·15”重大交通事故网络舆情处置主要经验第33-34页
        3.2.4 206 国道鹰潭段“5·15”重大交通事故网络舆情概况第34-36页
        3.2.5 两起事故网络舆情发展演变情况的比较第36页
        3.2.6 两起事故网络舆情处置情况的比较第36-38页
第4章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中的难点第38-42页
    4.1 政府层面的难点第38-39页
        4.1.1 信息通报与透明化机制不完善第38页
        4.1.2 立法有待细化,执法有待规范第38-39页
        4.1.3 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度不够第39页
    4.2 媒体层面的难点第39-40页
        4.2.1 官媒缺乏令受众信服的权威第39页
        4.2.2 网媒难以有效管理第39-40页
    4.3 网民层面的难点第40-42页
        4.3.1 “群体极化”在网民中较易发生第40页
        4.3.2 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容易失控第40-42页
第5章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建议第42-45页
    5.1 对政府层面的建议第42-43页
    5.2 对媒体层面的建议第43-44页
    5.3 对网民层面的建议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德兴市乡镇公务员晋升激励问题研究
下一篇:网络募捐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治理研究--基于11个网络募捐平台样本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