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飞行力学论文--航天器飞行力学论文

载人登月轨道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表目录第1-10页
图目录第10-14页
摘要第14-16页
ABSTRACT第16-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42页
   ·载人登月发展概况第19-31页
     ·阿波罗计划概述第20-25页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与载人登月计划第25-28页
     ·载人登月与无人探月的联系与区别第28-30页
     ·载人登月轨道设计的特点第30-31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第31-39页
     ·载人登月飞行模式研究第31-32页
     ·地月转移轨道分析与设计第32-34页
     ·月地转移轨道分析与设计第34-35页
     ·自由返回轨道、Hybrid 轨道与任务中止返回轨道设计第35-36页
     ·月球任务发射窗口分析第36-37页
     ·月球与深空任务测控分析第37-39页
     ·地月空间集群飞行问题第39页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39-42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39-40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40-42页
第二章 地月系特征及其对轨道设计的影响第42-62页
   ·时间系统与坐标系统第42-46页
     ·时间系统第42-44页
     ·坐标系统第44-46页
   ·地月系的运动第46-57页
     ·地月系绕其质心的运动第46-49页
     ·月食及其发生时刻的一种计算方法第49-54页
     ·月球的自转运动与天平动第54-57页
   ·地月系内的引力范围划分及其影响第57-61页
     ·引力范围的定义方法第58页
     ·不同的引力范围对登月轨道计算的影响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三章 软着月任务发射窗口计算与地月转移轨道设计第62-93页
   ·一种地月转移轨道的改进模型第62-69页
     ·双二体拼接轨道改进数学模型第62-67页
     ·改进模型的对比分析第67-69页
   ·软着月任务的发射窗口计算第69-82页
     ·无人软着月探测器的发射窗口计算第69-78页
     ·载人飞船的发射窗口计算第78-82页
   ·软着月任务地月转移轨道设计第82-91页
     ·无人软着月探测器的地月转移轨道设计第82-86页
     ·载人飞船的地月转移轨道设计第86-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四章 载人登月月地转移轨道设计第93-124页
   ·月地转移轨道的一种建模方法第93-98页
     ·轨道初始参数的选取第94页
     ·月地转移轨道的建立第94-98页
   ·月地转移轨道的性质第98-109页
     ·出口点的经度范围第99-100页
     ·出口点经度变化对轨道的影响第100-102页
     ·出口点纬度变化对轨道的影响第102-104页
     ·出口点月心速度倾角变化对轨道的影响第104-105页
     ·近月点高度变化对轨道的影响第105-106页
     ·月心轨道倾角变化对轨道的影响第106-109页
   ·多约束下的月地转移轨道设计流程第109-113页
     ·载人飞船月地转移轨道设计流程第110-112页
     ·货运飞船月地转移轨道设计流程第112-113页
   ·月地转移轨道初步设计算例第113-117页
     ·载人飞船月地转移轨道初步设计算例第113-115页
     ·货运飞船月地转移轨道初步设计算例第115-117页
   ·月地转移轨道精确设计算例第117-122页
     ·载人飞船月地转移轨道精确设计算例第117-120页
     ·货运飞船月地转移轨道精确设计算例第120-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五章 载人登月自由返回轨道与Hybrid 轨道设计第124-147页
   ·自由返回轨道与Hybrid 轨道概述第124-130页
     ·自由返回轨道概述第124-126页
     ·Hybrid 轨道概述第126-127页
     ·阿波罗13 号轨道方案第127-130页
   ·自由返回轨道设计方法第130-143页
     ·自由返回轨道设计流程第130-132页
     ·自由返回轨道初步设计算例第132-135页
     ·自由返回轨道精确设计算例第135-143页
   ·Hybrid 轨道设计简介第143-145页
     ·Hybrid 飞行程序第143-144页
     ·Hybrid 轨道设计算例第144-145页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第六章 载人登月任务陆基测控站布局方案分析第147-172页
   ·传统位置深空站对登月任务的测控分析第147-159页
     ·境内双站测控情况分析与仿真第148-154页
     ·境内单站南美单站测控情况分析与仿真第154-159页
   ·极区深空站对登月任务的测控分析第159-168页
     ·深空目标测控几何分析第159-164页
     ·境内单站南极站测控情况分析与仿真第164-168页
   ·载人登月任务陆基测控站布局方案对比第168-170页
   ·本章小结第170-172页
第七章 地月空间集群飞行问题初探第172-189页
   ·集群飞行概述第172-174页
     ·集群航天器系统概述第172-173页
     ·集群飞行与其他分布式空间系统的区别第173-174页
   ·地月空间集群飞行轨道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案第174-178页
     ·地月空间集群飞行轨道研究意义第174-177页
     ·地月空间集群飞行轨道构形研究方案第177-178页
   ·双曲线轨道上的航天器相对运动初步研究第178-183页
     ·双曲线轨道上的航天器相对运动方程第179-180页
     ·双曲线悬停轨道构形保持方法第180-183页
   ·地月空间无控集群构形演变分析第183-187页
     ·初始真近点角微差约束下的集群构形演变第183-185页
     ·椭圆轨道水平圆构形约束下的集群构形演变第185-187页
   ·本章小结第187-189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89-193页
   ·主要工作与结论第189-191页
   ·论文创新点第191-192页
   ·研究展望第192-193页
致谢第193-195页
参考文献第195-205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205-206页
附录A 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第206-210页
 A.1 地心天球坐标系与地固坐标系的转换第206页
 A.2 地心天球坐标系至月心天球坐标系的转换第206-207页
 A.3 月心天球坐标系到月固坐标系的转换第207页
 A.4 月心天球坐标系与月心平赤道坐标系的转换第207-208页
 A.5 月心平赤道坐标系与月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第208-209页
 A.6 地心白道坐标系与地心天球坐标系的转换第209-210页
 A.7 月心白道坐标系与地心白道坐标系的转换第210页

论文共2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镁基水冲压发动机内部燃烧过程与燃烧组织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分类的蛋白质功能预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