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0 引言 | 第8-13页 |
0.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0.1.1 选题的目的 | 第8页 |
0.1.2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0.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0.3.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0.3.3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3-17页 |
1.1 公路的概念和分类 | 第13-14页 |
1.1.1 公路的概念 | 第13页 |
1.1.2 国省道公路 | 第13-14页 |
1.1.3 公路养护管理 | 第14页 |
1.2 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1.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4-15页 |
1.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5页 |
1.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5-17页 |
2 江西省普通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 第17-27页 |
2.1 江西省普通国省道公路的概况 | 第17-20页 |
2.1.1 江西普通国省道基本情况 | 第18页 |
2.1.2 江西省普通国省道技术等级分布情况 | 第18-19页 |
2.1.3 江西省普通国省道各地市分布情况 | 第19-20页 |
2.2 江西省普通国省道公路的养护管理概况 | 第20页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第20-27页 |
2.3.1 公路养护管理任务重,管理难度大 | 第20-21页 |
2.3.2 管理模式不规范 | 第21-22页 |
2.3.3 养护市场化进度滞后,管理效率低下 | 第22-23页 |
2.3.4 养护资金严重紧缺 | 第23-24页 |
2.3.5 专业性人才匮乏 | 第24-25页 |
2.3.6 养护机械化水平低 | 第25-26页 |
2.3.7 运输车辆超载问题屡禁不止 | 第26-27页 |
3 国内普通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27-31页 |
3.1 国内部分省份普通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经验 | 第27-29页 |
3.1.1 江苏省 | 第27页 |
3.1.2 山东省 | 第27-28页 |
3.1.3 四川省 | 第28页 |
3.1.4 云南省 | 第28-29页 |
3.2 启示 | 第29-31页 |
3.2.1 实行养护与管理分离,推进市场化改革 | 第29页 |
3.2.2 建立养护评定机制,强化监督考核 | 第29-30页 |
3.2.3 开展信息化改革 | 第30页 |
3.2.4 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第30-31页 |
4 完善江西省普通国省道养护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1-41页 |
4.1 推进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 第31-33页 |
4.1.1 积极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 | 第31-32页 |
4.1.2 明确普通国省道责任主体 | 第32页 |
4.1.3 完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 第32-33页 |
4.2 建立完善养护管理机制 | 第33-35页 |
4.2.1 实现养护管理精细化 | 第33-34页 |
4.2.2 积极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 | 第34-35页 |
4.3 加大路政执法强度,严格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等违法现象 | 第35-36页 |
4.3.1 路政执法规范化 | 第35页 |
4.3.2 加强政府部门联合执法协作 | 第35页 |
4.3.3 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 | 第35-36页 |
4.3.4 加大货运车辆的监管力度 | 第36页 |
4.3.5 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 第36页 |
4.4 建立健全养护资金保障体系 | 第36-37页 |
4.4.1 拓宽养护资金来源渠道 | 第36-37页 |
4.4.2 规范养护资金使用管理 | 第37页 |
4.4.3 建立公路管理部门历史债务偿还机制 | 第37页 |
4.5 提升公路养护科技水平 | 第37-39页 |
4.5.1 加强养护技术创新 | 第38页 |
4.5.2 加快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 | 第38-39页 |
4.6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 第39页 |
4.6.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39页 |
4.6.2 完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 第39页 |
4.6.3 营造良好用人环境 | 第39页 |
4.7 完善公路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考核制度建设 | 第39-41页 |
4.7.1 加快公路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工作 | 第39-40页 |
4.7.2 加强养护管理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体系建设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