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整体思路 | 第15-17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8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2 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2-38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2-26页 |
2.1.1 生产性服务业 | 第22-24页 |
2.1.2 制造业分类与效率 | 第24-2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2.2.1 产业关联理论 | 第26-27页 |
2.2.2 FDI技术溢出理论 | 第27-30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30-37页 |
2.3.1 制造业效率的增长源泉 | 第31-32页 |
2.3.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 | 第32-35页 |
2.3.3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的现状和影响机理分析 | 第38-70页 |
3.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发展现状 | 第38-44页 |
3.1.1 整体规模增速 | 第38-40页 |
3.1.2 FDI行业分布趋势 | 第40-41页 |
3.1.3 区域分布差异 | 第41-44页 |
3.2 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发展现状 | 第44-50页 |
3.2.1 我国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 第44-45页 |
3.2.2 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区域分布差异 | 第45-48页 |
3.2.3 我国制造业效率的行业特征 | 第48-50页 |
3.3 生产性服务业FDI影响我国制造业效率的路径分析 | 第50-64页 |
3.3.1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水平路径 | 第50-53页 |
3.3.2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垂直路径 | 第53-55页 |
3.3.3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影响机制的数理模型 | 第55-64页 |
3.4 基于要素转移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的关系研究 | 第64-67页 |
3.4.1 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5-66页 |
3.4.2 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在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关系中的作用 | 第66-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4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70-90页 |
4.1 生产性服务业FDI与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关联度分析 | 第70-77页 |
4.1.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70-71页 |
4.1.2 基于行业的关联度分析 | 第71-74页 |
4.1.3 基于区域的关联度分析 | 第74-77页 |
4.2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77-88页 |
4.2.1 行业层面的分析 | 第77-83页 |
4.2.2 区域层面的分析 | 第83-8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FDI影响制造业效率的传导路径研究 | 第90-105页 |
5.1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传导机制与检验方法 | 第90-92页 |
5.1.1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传导机制 | 第90页 |
5.1.2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第90-92页 |
5.2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生产成本的中介效应 | 第92-98页 |
5.2.1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生产成本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92-94页 |
5.2.2 生产性服务业FDI、生产成本对制造业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94-98页 |
5.3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 | 第98-103页 |
5.3.1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98-100页 |
5.3.2 生产性服务业FDI、创新能力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100-10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6章 要素转移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 | 第105-118页 |
6.1 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在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关系中的作用 | 第105-106页 |
6.2 门槛回归模型 | 第106-107页 |
6.2.1 单一门槛回归模型 | 第106-107页 |
6.2.2 多门槛回归模型 | 第107页 |
6.3 交通基础设施水平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107-116页 |
6.3.1 模型构建 | 第107-108页 |
6.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108-109页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09-11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18-121页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