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志贺样毒素II 型变异体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志贺样毒素的结构及分类 | 第17-18页 |
·SLT-Ⅱv 的致病机理 | 第18页 |
·肠微血管内皮细胞是SLT-IIv作用的靶细胞 | 第18-19页 |
·从微血管角度研究中兽医药 | 第19-21页 |
·中兽药在猪水肿病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芪黄汤及其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黄芪及其主要成分研究 | 第23-24页 |
·大黄及其主要成分研究 | 第24-25页 |
·茯苓及其主要成分研究 | 第25-26页 |
·山楂及其主要成分研究 | 第26-27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27-99页 |
第1章 芪黄汤对SLT-Ⅱv诱导MIMVECs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第27-51页 |
·材料 | 第27-30页 |
·药品 | 第27-28页 |
·试剂和药品配制 | 第28-29页 |
·完全培养基 | 第28页 |
·维持培养基 | 第28页 |
·SLT-Ⅱv | 第28页 |
·芪黄汤的制备 | 第28页 |
·制备RNA/T7-Oligo(dT) Primer Mix | 第28页 |
·制备Reverse Transcription Master Mix | 第28-29页 |
·制备Second Strand Master Mix(在冰上制备) | 第29页 |
·IVT Master Mix(室温) | 第29页 |
·制备片段化反应体系 | 第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方法 | 第30-35页 |
·细胞的分组处理 | 第30页 |
·总RNA 的抽提 | 第30-31页 |
·总RNA 的质检 | 第31页 |
·总RNA 的纯化 | 第31-32页 |
·First Strand cDNA 合成 | 第32页 |
·Second Strand cDNA 合成 | 第32页 |
·Double-Stranded cDNA 纯化 | 第32-33页 |
·体外转录合成生物素标记cRNA | 第33页 |
·cRNA 纯化 | 第33-34页 |
·cRNA 片段化 | 第34页 |
·芯片杂交 | 第34-35页 |
·芯片染色与扫描 | 第35页 |
·数据分析 | 第35页 |
·结果 | 第35-47页 |
·总RNA 质量检测 | 第35-36页 |
·差异表达基因 | 第36-47页 |
·讨论 | 第47-50页 |
·SLT-Ⅱv 对正常的MIMVECs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8-49页 |
·芪黄汤对正常的MIMVECs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9页 |
·SLT-IIv-芪黄汤对正常的MIMVECs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9-50页 |
·SLT-IIv-芪黄汤对SLT-IIv 刺激的MIMVECs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2章 芪黄汤对SLT-Ⅱv诱导MIMVECs的相关蛋白的影响 | 第51-66页 |
·材料 | 第51-53页 |
·试剂 | 第51页 |
·溶液配制 | 第51-53页 |
·细胞裂解液 | 第51页 |
·1nmol/μl CyDye储存液 | 第51-52页 |
·400 pmol/μl CyDye 工作液 | 第52页 |
·水化上样缓冲液 | 第52页 |
·2×sample buffer | 第52页 |
·SDS 分离胶配制置(12%) 15ml | 第52-53页 |
·平衡缓冲母液 | 第53页 |
·琼脂糖封胶液配制 | 第53页 |
·10×电泳缓冲液配制(用时稀释成1×电泳缓冲液) | 第53页 |
·方法 | 第53-56页 |
·蛋白提取 | 第53页 |
·样品标记 | 第53-54页 |
·第一向等电聚焦 | 第54页 |
·第二向SDS 电泳 | 第54-55页 |
·图像分析 | 第55-56页 |
·胶内酶解 | 第56页 |
·质谱鉴定 | 第56页 |
·结果 | 第56-62页 |
·讨论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3章 芪黄汤水溶性成分的分离制备及初步鉴定 | 第66-76页 |
·材料 | 第66页 |
·主要试剂与药品 | 第6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6页 |
·方法 | 第66-68页 |
·芪黄汤的制备 | 第66-67页 |
·色谱试验 | 第67-68页 |
·色谱条件 | 第67-68页 |
·质谱条件 | 第68页 |
·结果 | 第68-73页 |
·芪黄汤的HPLC 分析 | 第68页 |
·芪黄汤的HPLC 制备分析 | 第68-69页 |
·提取成分纯度分析 | 第69页 |
·提取成分鉴定 | 第69-73页 |
·分析色谱 | 第70-71页 |
·ESI-MS 分析 | 第71-73页 |
·讨论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4章 芪黄汤及其提取成分对SLT-IIv诱导的MIMVECs损伤的影响 | 第76-91页 |
·材料 | 第76页 |
·试剂 | 第76页 |
·药物制备 | 第76页 |
·方法 | 第76-77页 |
·试验分组 | 第76-77页 |
·LDH、SOD、MDA 与GSH-Px 检测方法 | 第77页 |
·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测定 | 第77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77页 |
·结果 | 第77-85页 |
·中药成分对LDH 活性的影响 | 第77-79页 |
·中药成分对SOD 活力的影响 | 第79-80页 |
·中药成分对GSH-Px 活力的影响 | 第80-81页 |
·中药成分对MDA 含量的影响 | 第81-82页 |
·NO 含量的变化 | 第82-83页 |
·ET-1 含量的变化 | 第83-85页 |
·讨论 | 第85-90页 |
·芪黄汤及其提取成分对LDH 活力的影响 | 第86页 |
·芪黄汤及其提取成分对SOD 活力的影响 | 第86-87页 |
·芪黄汤及其提取成分对GSH-Px 活力的影响 | 第87页 |
·芪黄汤及其提取成分对MDA 含量的影响 | 第87-88页 |
·芪黄汤及其提取成分对NO 分泌的影响 | 第88页 |
·芪黄汤及其提取成分对ET-1 分泌的影响 | 第88-89页 |
·QHD 对 MIMVECs 通透性的影响 | 第89-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芪黄汤及其提取成分对三阴交穴位区微血管振幅的影响 | 第91-9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1-92页 |
·观察对象 | 第91页 |
·试验仪器 | 第91页 |
·药物组成及剂量原则 | 第91页 |
·穴位选取 | 第91页 |
·试验数据记录 | 第91-92页 |
·结果 | 第92-97页 |
·讨论 | 第97-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结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4页 |
导师简历 | 第114-116页 |
作者简历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