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5.1 主要创新 | 第17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激励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18-2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1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8-19页 |
2.1.2 税收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2.1.3 内生性增长理论 | 第20-21页 |
2.2 理论分析 | 第21-26页 |
2.2.1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2.2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作用机理 | 第22-24页 |
2.2.3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效应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及加计扣除政策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3.1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现状 | 第26-29页 |
3.1.1 纵向比较 | 第27-28页 |
3.1.2 横向比较 | 第28-29页 |
3.2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问题 | 第29-30页 |
3.3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现实分析 | 第30-32页 |
3.3.1 政策变迁与现状 | 第30-32页 |
3.3.2 政策效果的统计特征 | 第32页 |
第四章 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32-43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4.2 数据来源与筛选方法 | 第34-37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2.2 筛选方法 | 第34-37页 |
4.3 模型设计与变量解释 | 第37-38页 |
4.3.1 双重差分模型设计 | 第37-38页 |
4.3.2 变量解释 | 第38页 |
4.4 结果估计 | 第38-43页 |
4.4.1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效果估计分析 | 第38-41页 |
4.4.2 制造业企业按行业分类估计分析 | 第41-42页 |
4.4.3 制造业企业按性质分类估计分析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激励效应的成因分析 | 第43-45页 |
5.1 政策设计层面 | 第43-44页 |
5.2 政策执行层面 | 第44-45页 |
5.2.1 企业自我创新意识不足 | 第44页 |
5.2.2 企业研发费用披露不规范 | 第44-45页 |
5.3 政策环境层面 | 第45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6.1 政策改进原则 | 第45-46页 |
6.1.1 保证加计扣除政策的权威性 | 第45-46页 |
6.1.2 保证加计扣除政策的延续性 | 第46页 |
6.2 政策设计层面的建议 | 第46页 |
6.3 政策执行层面的建议 | 第46-47页 |
6.3.1 建立有效的研发制度 | 第46-47页 |
6.3.2 区分具体的研发阶段 | 第47页 |
6.4 政策环境层面的建议 | 第47-49页 |
6.4.1 拓宽政策实施范围 | 第47页 |
6.4.2 增强政策的扶持力度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