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女性身份认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第10-26页
 一 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无处不在的女性身份认同第10-14页
 二 身份认同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第14-24页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第24-26页
第二章 反再现:女性身份认同的逻辑起点第26-70页
 第一节 社会性别、再现与他者第26-38页
  一 再现与社会性别第27-30页
  二 他者:有关女性的再现第30-35页
  三 社会性别与他者女性第35-38页
 第二节 性别研究视野下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再现第38-49页
  一 Identity:同一性、认同与身份第39-42页
  二 “他者”:再现系统中的女性身份第42-46页
  三 女性身份认同的再现诉求第46-49页
 第三节 清白的终结:女性与再现第49-60页
  一 "污名化":男性对女性的误现第49-51页
  二 镜中之像:女性的自我误现第51-57页
  三 清白的终结:再现即误现第57-60页
 第四节 反再现:女性身份认同的革命性诉求第60-68页
  一 反再现:从《女权辩护》开始第61-63页
  二 《一间自己的房间》:再现与反再现的迷宫第63-65页
  三 从《第二性》到《性的政治》:反再现在行动第65-68页
 小结第68-70页
第三章 解构:女性身份认同的必经之"蜕"第70-100页
 第一节 解构主义与女性主义第70-77页
  一 女性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契合第71-75页
  二 女性主义对解构主义的超越第75-77页
 第二节 女性主义批评:从解构到自我解构第77-92页
  一 解构:从女性阅读开始第78-84页
  二 嫁接复嫁接:解构在行动第84-88页
  三 女性主义批评的自我解构第88-92页
 第三节 女性身份认同的解构危机第92-97页
  一 谁在说话?为谁说话?第93-94页
  二 谁能代表女性说话?第94-97页
 小结第97-100页
第四章 女性身份的主体性建构第100-134页
 第一节 路在何方:女性主体的建构第101-119页
  一 主体:从出场到隐退第102-105页
  二 女性主体:在幻象与真实之间第105-115页
  三 女性主体的未来第115-119页
 第二节 扑朔迷离:女性身份的多种面向第119-131页
  一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之争第120-123页
  二 法国女性主义批评:以"女性特质"为名第123-128页
  三 斯皮瓦克:"策略本质主义"第128-131页
 小结第131-134页
第五章 全球化语境下的女性身份认同第134-172页
 第一节 现代性、全球化与身份认同第135-147页
  一 现代性的幽灵第135-138页
  二 全球化的神话第138-140页
  三 现代性、全球化与身份政治的兴起第140-147页
 第二节 全球化了,"我们"在哪里?第147-158页
  一 碎片化的女性第147-150页
  二 流动的女性第150-152页
  三 女性共同体与身份认同第152-158页
 第三节 女性身份认同的异质多元性第158-170页
  一 阶级与女性身份认同第159-163页
  二 族裔/民族/种族与女性身份认同第163-167页
  三 女性身份认同参照体系的多元性第167-170页
 小结第170-172页
第六章 承认:女性身份认同的终点?第172-194页
 第一节 从身份认同到承认的政治第172-184页
  一 "承认"概念的引入第173-175页
  二 "承认"概念探源、理论发展及相关争论第175-180页
  三 承认理论与女性主义研究第180-184页
 第二节 女性:走向承认的政治第184-192页
  一 从"差异"问题谈起第185-188页
  二 承认:作为正义的一维第188-192页
 小结第192-194页
第七章 结语:对女性身份认同的追问第194-198页
参考文献第198-211页
致谢第211-21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12页

论文共2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
下一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基于价值分析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