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3-3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31页 |
1.3.1 膨胀岩膨胀本构关系 | 第15-18页 |
1.3.2 崩解特性研究 | 第18-20页 |
1.3.3 膨胀特性研究 | 第20-25页 |
1.3.4 力学特性研究 | 第25-27页 |
1.3.5 膨胀岩的判别与分类 | 第27-31页 |
1.4 目前存在问题以及研究局限性 | 第31-32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2-37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4-37页 |
2 泥岩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膨胀性试验 | 第37-65页 |
2.1 基本物理力学试验 | 第37-46页 |
2.1.1 样品概况 | 第37-38页 |
2.1.2 试验内容 | 第38-46页 |
2.2 围压条件下的岩石膨胀体变测量方法及装置研究 | 第46-50页 |
2.3 泥岩吸水膨胀体变规律研究 | 第50-59页 |
2.3.1 试验方案 | 第50-52页 |
2.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59页 |
2.4 泥岩膨胀本构模型 | 第59-6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3 泥岩膨胀机理研究 | 第65-89页 |
3.1 浸水作用与泥岩结构破坏试验 | 第65-73页 |
3.1.1 微观结构扫描 | 第65-70页 |
3.1.2 裂纹发展规律 | 第70-73页 |
3.2 膨胀机理试验 | 第73-85页 |
3.2.1 泥岩岩块与粉末重塑样膨胀差异分析 | 第73-77页 |
3.2.2 胶结模拟泥岩试验 | 第77-85页 |
3.3 泥岩膨胀机理分析 | 第85-8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4 考虑泥岩结构强度的膨胀模型研究 | 第89-121页 |
4.1 基于能量原理的泥岩膨胀模型 | 第89-92页 |
4.1.1 能量释放耗散原理 | 第89-90页 |
4.1.2 泥岩膨胀理论模型 | 第90-92页 |
4.2 模型验证 | 第92-118页 |
4.2.1 试验设计 | 第92-94页 |
4.2.2 结果分析 | 第94-118页 |
4.3 岩块膨胀性试验及判别方法 | 第118-12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5 泥岩地基路基上拱变形计算及应用 | 第121-139页 |
5.1 计算原理 | 第121-124页 |
5.1.1 理论推导 | 第121-123页 |
5.1.2 室内试验验证 | 第123-124页 |
5.2 路基上拱变形计算 | 第124-133页 |
5.2.1 模型建立 | 第124-128页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8-133页 |
5.3 典型工点路基上拱变形特征分析 | 第133-138页 |
5.3.1 分层监测方案设计 | 第133-135页 |
5.3.2 监测结果分析 | 第135-13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139-14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39-140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140-141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41-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1-15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