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二维纳米薄片表面精细调控实现增强的光/电催化性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5页
    1.1 引言第13-17页
    1.2 二维纳米材料在光、电催化领域中的研究背景和展望第17-19页
        1.2.1 二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背景与合成手段第17-18页
        1.2.2 二维纳米材料在光、电催化领域中的优势与前景展望第18-19页
    1.3 二维无机纳米半导体光解水反应的研究进展第19-26页
        1.3.1 光解水催化反应的研究背景第19-21页
        1.3.2 光解水催化反应的催化机理第21-22页
        1.3.3 光解水催化反应的几个性能参数第22-24页
        1.3.4 二维纳米材料在光解水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第24-26页
    1.4 二维无机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固氮反应的研究进展第26-30页
        1.4.1 光催化固氮反应的研究背景第26-27页
        1.4.2 光催化固氮反应的催化反应方向以及催化机理第27-28页
        1.4.3 光催化固氮反应的性能参数第28-29页
        1.4.4 二维纳米材料在光催化固氮反应中的应用第29-30页
    1.5 二维无机纳米半导体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研究进展第30-34页
        1.5.1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研究背景第30-31页
        1.5.2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产物选择性和可能的催化机理第31页
        1.5.3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性能参数第31-32页
        1.5.4 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应用第32-34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34-37页
    参考文献第37-45页
第二章 精细调控氯氧铋纳米薄片表面组成实现增强的光解水反应第45-63页
    2.1 前言第45-47页
    2.2 实验部分第47-49页
        2.2.1 氯氧秘纳米薄片和氯氧铋纳米厚片的合成第47页
        2.2.2 氯氧铋富缺陷纳米薄片的制备第47页
        2.2.3 表征部分第47-48页
        2.2.4 光解水性能测试第48页
        2.2.5 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染料的实验第48-49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9-59页
        2.3.1 氯氧铋纳米厚片以及纳米薄片的表征第49-51页
        2.3.2 氯氧铋纳米厚片以及纳米薄片的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第51-52页
        2.3.3 氯氧铋纳米厚片以及纳米薄片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分析第52-59页
    2.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第三章 负载单原子铜的碳氮基纳米薄片加速氨的光催化合成第63-91页
    3.1 前言第63-65页
    3.2 实验部分第65-68页
        3.2.1 p-CN和Cu-CN催化剂的合成第65-66页
        3.2.2 表征部分第66页
        3.2.3 光催化固氮性能测试第66-67页
        3.2.4 电子自旋共振谱的测试第67页
        3.2.5 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测试第67页
        3.2.6 DFT态密度计算部分第67-68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8-84页
        3.3.1 负载稀少单原子Cu的氮化碳纳米片的表征第68-74页
        3.3.2 光催化合成氨反应活性研究第74-78页
        3.3.3 光催化合成氨反应的原位红外分析第78-79页
        3.3.4 光催化合成氨反应的ESR分析及DFT计算分析第79-84页
    3.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第四章 氮掺杂石墨烯负载单原子钼实现增强的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生成甲酸第91-111页
    4.1 前言第91-92页
    4.2 实验部分第92-93页
        4.2.1 氮掺杂石墨烯和单原子钼负载的氮掺杂石墨烯的合成第92页
        4.2.2 电化学性能测试手段第92-93页
        4.2.3 表征部分第93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3-106页
        4.3.1 氮掺杂石墨烯和单原子钼负载氮掺杂石墨烯的表征第93-99页
        4.3.2 氮掺杂石墨烯和单原子钼负载氮掺杂石墨烯的电学性质研究第99-102页
        4.3.3 氮掺杂石墨烯和单原子钼负载氮掺杂石墨烯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第102-104页
        4.3.4 氮掺杂石墨烯和单原子钼负载氮掺杂石墨烯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机理分析第104-106页
    4.4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11-115页
    5.1 全文总结第111-112页
    5.2 展望第112-115页
致谢第115-11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hFPF1调控棉花株型及根系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区域认知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案例设计--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