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ZX银行汽车船项目跨境银团贷款风险管控案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16页
        1.2.1 银团贷款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船舶融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3 银团贷款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9页
第二章 ZX银行及银团贷款业务介绍第19-27页
    2.1 ZX银行简介第19页
        2.1.1 ZX集团第19页
        2.1.2 ZX银行第19页
    2.2 ZX银行银团贷款业务现状第19-23页
        2.2.1 银团贷款特征与类别第19-20页
        2.2.2 银团贷款参与行第20-21页
        2.2.3 银团贷款业务流程第21-23页
        2.2.4 银团贷款发展现状第23页
    2.3 ZX银行银团贷款风险管理办法第23-25页
        2.3.1 银团贷款风险识别和评估第23-25页
        2.3.2 银团贷款风险应对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汽车船项目跨境银团贷款案例介绍第27-46页
    3.1 项目背景第27-30页
        3.1.1 项目经济背景第27-29页
        3.1.2 项目政策背景第29-30页
    3.2 银团交易各方介绍第30-32页
        3.2.1 借款人——Y航运公司基本情况第30页
        3.2.2 借款人母公司——A公司基本情况第30-31页
        3.2.3 牵头行——ZX银行基本情况第31页
        3.2.4 参与行、抵押代理行——DH外资银行基本情况第31-32页
        3.2.5 资金代理行——ZX银行(国际)基本情况第32页
    3.3 ZX银行融资方案第32-36页
        3.3.1 主要融资条件第32页
        3.3.2 具体执行条件第32-33页
        3.3.3 交易架构第33页
        3.3.4 运作模式第33-34页
        3.3.5 还款来源分析及成本收益分析第34-36页
    3.4 项目风险管控分析及对策第36-45页
        3.4.1 外部风险分析第37-40页
        3.4.2 内部风险分析第40-44页
        3.4.3 风险管控对策第44-45页
    3.5 项目成果第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汽车船项目风险管控成效原因分析第46-52页
    4.1 成立项目风险管控机构第46-48页
    4.2 实行风险全流程管理第48页
        4.2.1 贷前阶段第48页
        4.2.2 贷中阶段第48页
        4.2.3 贷后阶段第48页
    4.3 进行规范的风险评估第48-50页
        4.3.1 风险评估内容第48-49页
        4.3.2 风险评估机构第49页
        4.3.3 风险评估原则第49页
        4.3.4 风险评估体系与方法第49-50页
    4.4 充分利用银行风险监控体系第50-51页
        4.4.1 风险监控内容第50页
        4.4.2 风险监控机制第50页
        4.4.3 风险监控流程第50-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不足之处与优化建议第52-55页
    5.1 健全银团贷款项目审批制度第52-53页
        5.1.1 成立专门的审查机构第52页
        5.1.2 规范项目审批流程第52-53页
    5.2 加强银团成员间的信息交流第53-54页
        5.2.1 建立银团参与行公开信息交流制度第53页
        5.2.2 建立银团-代理行-借款人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第53-54页
    5.3 落实动态管理第54页
        5.3.1 建立动态压力测试制度第54页
        5.3.2 建立动态内容调整制度第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55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件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点对点模式的信贷投资平台的数据库及其访问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