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底循环热力性能分析与优化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 1.2.1 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1.2.2 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发展现状 | 第16-19页 |
| 1.2.3 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设计优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 第2章 联合循环底循环模型建立及设计原则 | 第24-42页 |
| 2.1 建模平台 | 第24页 |
| 2.2 底循环关键部件模型 | 第24-35页 |
| 2.2.1 余热锅炉模型 | 第24-29页 |
| 2.2.2 汽轮机模型 | 第29-31页 |
| 2.2.3 凝汽器模型 | 第31-32页 |
| 2.2.4 泵模型 | 第32-33页 |
| 2.2.5 冷却塔模型 | 第33-34页 |
| 2.2.6 烟计算模型 | 第34-35页 |
| 2.3 底循环系统模型及模型验证 | 第35-38页 |
| 2.3.1 底循环汽水流程设计 | 第35-37页 |
| 2.3.2 模型验证 | 第37-38页 |
| 2.4 底循环系统参数影响分析 | 第38-4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3章 联合循环底循环参数配置及热力性能分析 | 第42-58页 |
| 3.1 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模拟 | 第42-49页 |
| 3.1.1 三压再热汽水流程底循环系统 | 第42-43页 |
| 3.1.2 计算条件 | 第43页 |
| 3.1.3 模拟分析 | 第43-49页 |
| 3.2 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第49-52页 |
| 3.3 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热力性能简明估算模型 | 第52-55页 |
| 3.3.1 底循环(?)效率 | 第52-54页 |
| 3.3.2 余热锅炉蒸汽流量 | 第54页 |
| 3.3.3 余热锅炉排烟温度 | 第54-5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 第4章 基于热力性能的底循环参数和结构优化 | 第58-72页 |
| 4.1 底循环优化模型 | 第58-61页 |
| 4.1.1 余热锅炉设计模型 | 第58-59页 |
| 4.1.2 底循环系统模型 | 第59-60页 |
| 4.1.3 优化问题 | 第60-61页 |
| 4.2 底循环优化分析 | 第61-68页 |
| 4.2.1 9F. 04燃气轮机底循环优化结果 | 第61-63页 |
| 4.2.2 底循环系统换热器配置设计 | 第63-66页 |
| 4.2.3 底循环全局优化分析 | 第66-68页 |
| 4.3 超临界蒸汽底循环 | 第68-7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5章 联合循环底循环变工况特性分析 | 第72-82页 |
| 5.1 底循环变工况模拟 | 第72-74页 |
| 5.2 底循环变工况特性 | 第74-79页 |
| 5.3 不同配置底循环变工况性能 | 第79-8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6.1 结论 | 第82-83页 |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致谢 | 第88-90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