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理论论文

大涡模拟结合系统辨识的部分预混火焰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符号说明表第16-18页
第1章 引言第18-30页
    1.1 背景及意义第18-20页
    1.2 热声不稳定定义及发展趋势第20-26页
        1.2.1 热声不稳定定义第20-22页
        1.2.2 热声不稳定研究进展第22-26页
    1.3 火焰传递函数第26-28页
    1.4 本文研究目标及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数值计算的物理模型第30-42页
    2.1 湍流模型第30-34页
        2.1.1 湍流第30-31页
        2.1.2 湍流建模第31-32页
        2.1.3 LES的子网格建模第32-33页
        2.1.4 湍流预混燃烧第33-34页
    2.2 声学扰动相关的火焰传递函数建模第34-38页
        2.2.1 流动扰动第34-35页
        2.2.2 火焰反馈第35页
        2.2.3 放热以及限制影响第35-36页
        2.2.4 拉伸效应建模第36-37页
        2.2.5 时域表示第37页
        2.2.6 Cuquel不可压缩对流速度模型第37-38页
    2.3 激励信号第38-39页
        2.3.1 离散随机二进制信号(DRBS)第38页
        2.3.2 带宽白噪声信号(BBWN)第38-39页
        2.3.3 正弦信号叠加(SINE)第39页
    2.4 系统辨识第39-42页
        2.4.1 Wiener滤波第39-40页
        2.4.2 LES/SI方法第40-42页
第3章 部分预混火焰动力学分析第42-74页
    3.1 数值验证第42-44页
        3.1.1 激励信号类型验证第42-43页
        3.1.2 激励振幅验证第43-44页
    3.2 无旋射流火焰动力学分析第44-49页
        3.2.1 模型及边界条件第44页
        3.2.2 不同入口速度的影响第44-47页
        3.2.3 不同入口温度的影响第47-48页
        3.2.4 本节小结第48-49页
    3.3 某型燃烧室部分预混旋流火焰的辨识分析第49-71页
        3.3.1 模型及边界条件第49页
        3.3.2 入口速度的影响第49-51页
        3.3.3 燃烧室热边界条件的影响第51-55页
        3.3.4 入口压力的影响第55-58页
        3.3.5 入口温度的影响第58-60页
        3.3.6 燃料种类的影响第60-63页
        3.3.7 燃料组成的影响第63-68页
        3.3.8 燃烧室限制的影响第68-71页
    3.4 本章小结第71-74页
第4章 基于状态空间网络建模的稳定性分析第74-80页
    4.1 线性—维声学方程第74-75页
    4.2 状态空间建模第75-80页
        4.2.1 脉动方程在线性场的推广第76页
        4.2.2 LES数据上的应用第76-77页
        4.2.3 稳定性分析结果第77-78页
        4.2.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4页
    5.1 主要结论第80-82页
    5.2 主要创新点第82页
    5.3 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致谢第90-91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介电常数/电导率分布电学层析成像实验研究
下一篇: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底循环热力性能分析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