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我国网络游戏著作权的认定 | 第14-26页 |
2.1 网络游戏概念的界定及特点 | 第14-15页 |
2.2 我国网络游戏著作权的认定方式 | 第15-19页 |
2.2.1 分解方式的认定 | 第16-17页 |
2.2.2 整体方式的认定 | 第17-19页 |
2.3 我国网络游戏的侵权类型与认定方法 | 第19-26页 |
2.3.1 我国网络游戏著作权的侵权类型 | 第19-25页 |
2.3.2 网络游戏著作权的侵权认定方法 | 第25-26页 |
第3章 国外网络游戏著作权的认定及借鉴 | 第26-30页 |
3.1 美国网络游戏著作权的保护与认定 | 第26-27页 |
3.2 日本网络游戏著作权的保护与认定 | 第27-28页 |
3.3 韩国网络游戏著作权的保护与认定 | 第28-29页 |
3.4 国外网络游戏著作权保护对我国的影响及借鉴 | 第29-30页 |
第4章 我国网络游戏著作权的认定与法律保护的完善建议 | 第30-37页 |
4.1 我国网络游戏著作权认定与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4.1.1 网络游戏著作权的定性缺乏专门立法 | 第30页 |
4.1.2 公测、内侧期间网络游戏保护不足 | 第30页 |
4.1.3 网络游戏著作权侵权比对困难、赔偿数额偏低 | 第30-31页 |
4.1.4 我国网络游戏著作权侵权案件取证困难 | 第31页 |
4.2 完善我国网络游戏著作权的认定与法律保护的建议 | 第31-37页 |
4.2.1 从立法上给予网络游戏类电作品与计算机软件的双重保护 | 第32-33页 |
4.2.2 加强保护证据的真实、完整性,明晰举证责任分配 | 第33-34页 |
4.2.3 明确界定网络游戏的侵权认定方法、提高网络游戏的侵权赔偿标准 | 第34-35页 |
4.2.4 设立网络游戏专门的监管组织、设立网络游戏专门法庭 | 第35页 |
4.2.5 提高网络游戏公司行业自律,培训司法工作人员的网络游戏知识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