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药用作物病虫害论文--草本作物病虫害论文

农药对三七根际土壤被孢霉的影响及其田间定殖能力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7页
    1 被孢霉的研究概述第10-12页
        1.1 被孢霉概述第10-11页
        1.2 被孢霉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2 农药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第12-15页
        2.1 农药的概述第12-15页
    3 Q-PCR技术及其应用第15页
    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六株被孢霉的分类学研究第17-3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7-20页
        1.1 土样采集第17页
        1.2 分离培养基第17页
        1.3 菌种分离第17-18页
        1.4 菌种归类第18页
        1.5 菌株的培养和菌落形态观察第18页
        1.6 菌株的显微形态观察第18-19页
        1.7 菌株的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分析第19-20页
    2 结果与讨论第20-34页
        2.1 菌株的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第21-32页
        2.2 六株被孢霉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第32-34页
    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农药对六株被孢霉生长影响第35-4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5-37页
        1.1 菌种来源第35页
        1.2 农药来源第35-36页
        1.3 滤纸片法第36页
        1.4 农药平板实验法第36-37页
        1.5 液体培养基配制第37页
        1.6 孢子悬浮液制备第37页
        1.7 液体培养第37页
        1.8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第37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7-44页
        2.1 农药的筛选第37-38页
        2.2 农药平板试验第38-41页
        2.3 被孢霉液体培养的生长曲线第41-42页
        2.4 农药对被孢霉液体培养的影响第42-44页
    3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六株被孢霉的田间定殖第46-6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6-50页
        1.1 菌株来源第46页
        1.2 菌株的定殖方法第46页
        1.3 被孢霉菌株的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第46-47页
        1.4 绝对定量Q-PCR标准品制备第47-48页
        1.5 Q-PCR实验步骤第48-49页
        1.6 土样DNA提取第49-50页
        1.7 土壤DNA的CT值测定第50页
    2 结果与讨论第50-58页
        2.1 被孢霉菌株的特异性引物第50-51页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1-53页
        2.3 六株被孢霉田间定殖结果第53-58页
    3 本章小结第58-60页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一、总结第60页
    二、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茎泽兰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在周围环境分布的动态研究
下一篇:少孢节丛孢中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嗜热踝节菌突变菌株构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