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杂多酸的固载化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7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多金属氧簇简介第12-15页
        1.2.1 多金属氧簇概述第12-13页
        1.2.2 多金属氧簇的性质第13页
        1.2.3 多金属氧簇的应用第13-15页
    1.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15-22页
        1.3.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概述第15-17页
        1.3.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第17-21页
        1.3.3 金属-有机骨架MIL-101 材料第21-22页
    1.4 金属-有机骨架包裹杂多酸复合材料简介第22-25页
    1.5 氧化脱硫简介第25-35页
        1.5.1 表面活性剂/杂多酸氧化脱硫体系第26-27页
        1.5.2 离子液体/杂多酸氧化脱硫体系第27-29页
        1.5.3 杂多酸/分子筛、SiO2等传统载体氧化脱硫体系第29-32页
        1.5.4 MOF材料组装杂多酸复合材料氧化脱硫体系第32-35页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任务第35-37页
第二章 金属-有机骨架包裹杂多酸的合成和表征第37-60页
    2.1 前言第37页
    2.2 实验部分第37-40页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7-38页
        2.2.2 浸渍法合成复合材料La W_(10)@MIL-第38-39页
        2.2.3 浸渍法合成复合材料PMoV@MIL-第39-40页
        2.2.4 客体原位组装法合成复合材料PTA@MIL-第40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58页
        2.3.1 复合材料La W_(10)@MIL-101 的结构表征第40-47页
        2.3.2 复合材料PMoV@MIL-101 的结构表征第47-52页
        2.3.3 复合材料PTA@MIL-101 的结构表征第52-58页
    2.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三章 浸渍法合成POMs@MOFs复合材料的氧化脱硫性能研究第60-79页
    3.1 前言第60页
    3.2 实验部分第60-62页
        3.2.1 实验试剂和实验设备第60-61页
        3.2.2 模拟油品的氧化脱硫实验第61-62页
    3.3 LaW_(10)@MIL-101 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第62-67页
        3.3.1 O/S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3.3.2 CTAB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63-64页
        3.3.3 反应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64页
        3.3.4 催化剂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64-65页
        3.3.5 萃取剂对氧化脱硫率的影响第65页
        3.3.6 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第65-66页
        3.3.7 催化剂循环使用考察第66-67页
    3.4 LaW_(10)@MIL-101 反应机理研究第67-71页
        3.4.1 LaW_(10)@MIL-101 氧化催化机理第67-70页
        3.4.2 LaW_(10)@MIL-101 催化氧化反应后研究第70-71页
    3.5 PMoV@MIL-101 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第71-77页
        3.5.1 杂多酸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72页
        3.5.2 催化剂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72-73页
        3.5.3 反应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73-74页
        3.5.4 氧硫比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74页
        3.5.5 表面活性剂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74-75页
        3.5.6 萃取剂乙腈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3.5.7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的考察第76页
        3.5.8 PMoV@MIL-101 催化氧化循环反应后研究第76-77页
    3.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四章 客体组装复合材料的氧化脱硫性能研究第79-86页
    4.1 前言第79-80页
    4.2 实验部分第80页
    4.3 PTA@MIL-101 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第80-84页
        4.3.1 杂多酸负载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80-81页
        4.3.2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81页
        4.3.3 O/S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81-82页
        4.3.4 反应时间和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82-83页
        4.3.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的考察第83页
        4.3.6 PTA@MIL-101 催化氧化反应后研究第83-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肇凹陷断裂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下一篇:基于线阵CCD的电机轴功率激光测量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