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纠纷中之表示:类型及其处理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言 | 第6-14页 |
引言 | 第14页 |
第一章 交通事故后的表示 | 第14-23页 |
第一节 我国交通事故后表示之意义及现行法律规定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交通事故后之“自行协商处理” | 第16-19页 |
一、内涵:交通事故后为表示 | 第16-17页 |
二、自行协商处理之时间 | 第17页 |
三、我国特色:因调解而为表示 | 第17-19页 |
四、小结 | 第19页 |
第三节 我国现行处理方式 | 第19-23页 |
一、处理方式一:按合同纠纷处理 | 第20页 |
二、处理方式二:按侵权纠纷处理 | 第20-22页 |
三、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德国的现行处理方式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债务承认体系概述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交通事故后的表示” | 第24-30页 |
第三节 区分不同类型的表示 | 第30-34页 |
第三章 重构我国现行处理模式 | 第34-63页 |
第一节 现行处理模式之弊病 | 第34-36页 |
第二节“交通事故后的表示”其多种可能性 | 第36-63页 |
一、应按合同纠纷处理之情形 | 第36-52页 |
二、应按侵权纠纷处理之情形 | 第52-6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