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7页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0.2 低渗透储层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0.3 低渗透储层分类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0.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0.5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7-21页 |
1.1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1.2 地质概况 | 第17-19页 |
1.3 岩石学特征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数字岩心与孔隙网络模型 | 第21-33页 |
2.1 数字岩心建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1 CT扫描仪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1.2 图像处理 | 第22-24页 |
2.2 数字岩心的建立 | 第24-30页 |
2.2.1 实验岩心介绍 | 第24-25页 |
2.2.2 微CT扫描获取岩心截面灰度图像 | 第25-29页 |
2.2.3 数字岩心三维成像 | 第29-30页 |
2.3 孔隙网络模型三维构建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影响储层渗流能力的孔喉结构参数研究 | 第33-44页 |
3.1 孔喉半径 | 第33-37页 |
3.2 孔喉连通长度 | 第37-40页 |
3.3 孔喉配位数 | 第40-42页 |
3.4 孔隙度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于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储层分类评价 | 第44-57页 |
4.1 基于CT扫描的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储层分类评价 | 第44-50页 |
4.1.1 灰色关联分析法原理 | 第44页 |
4.1.2 评价指标的优选 | 第44-45页 |
4.1.3 灰色关联法分析各参数的影响 | 第45-48页 |
4.1.4 权重结果的分析与验证 | 第48页 |
4.1.5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第48-50页 |
4.2 储层分类效果对比 | 第50-56页 |
4.2.1 基于压汞实验进行储层分类 | 第50-55页 |
4.2.2 五元系统分类法 | 第55-56页 |
4.3 总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