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9页 |
1.3 论文工作内容 | 第9-10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2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1-17页 |
2.1 SSH框架 | 第11-12页 |
2.2 Oracle数据库 | 第12-13页 |
2.3 MVC框架 | 第13-14页 |
2.4 B/S模式架构 | 第14-1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3 需求分析 | 第17-29页 |
3.1 需求概述 | 第17-18页 |
3.1.1 整体业务概述 | 第17页 |
3.1.2 业务概念定义 | 第17-18页 |
3.2 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 第18-27页 |
3.2.1 系统业务需求 | 第18-19页 |
3.2.2 功能需求 | 第19-26页 |
3.2.3 对接外围系统获取数据 | 第26-27页 |
3.2.4 角色需求 | 第27页 |
3.3 非功能需求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系统设计 | 第29-45页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4.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30页 |
4.3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0-39页 |
4.3.1 系统登录 | 第31页 |
4.3.2 档案信息管理模块 | 第31-32页 |
4.3.3 关口信息管理模块 | 第32-34页 |
4.3.4 统计线损管理模块 | 第34-35页 |
4.3.5 同期线损管理模块 | 第35页 |
4.3.6 电量计算与统计模块 | 第35-36页 |
4.3.7 异常工单管理模块 | 第36-37页 |
4.3.8 电量与线损监测分析模块 | 第37-38页 |
4.3.9 理论线损查询模块 | 第38页 |
4.3.10 线损报表管理模块 | 第38-39页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9-44页 |
4.4.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第39-41页 |
4.4.2 数据库表设计 | 第41-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现 | 第45-60页 |
5.1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 第45页 |
5.2 层次结构 | 第45-46页 |
5.3 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6-59页 |
5.3.1 登录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6-48页 |
5.3.2 档案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8-50页 |
5.3.3 关口信息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0-51页 |
5.3.4 统计线损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1-52页 |
5.3.5 同期线损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2-54页 |
5.3.6 电量计算与统计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4页 |
5.3.7 异常工单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4-56页 |
5.3.8 电量与线损监测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6-57页 |
5.3.9 理论线损查询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7-59页 |
5.3.10 线损报表管理设计与实现 | 第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系统测试 | 第60-68页 |
6.1 测试环境 | 第60页 |
6.2 测试方案 | 第60-63页 |
6.2.1 单元测试方案 | 第60-62页 |
6.2.2 功能测试方案 | 第62页 |
6.2.3 性能测试计划 | 第62-63页 |
6.3 测试用例 | 第63-65页 |
6.4 性能测试 | 第65-6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