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混凝土裂缝成因 | 第12-14页 |
1.3 混凝土裂缝危害及人工修复方法 | 第14-15页 |
1.3.1 混凝土裂缝危害 | 第14页 |
1.3.2 混凝土裂缝人工修复方法 | 第14-15页 |
1.4 自修复混凝土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4.1 中空或微胶囊自修复混凝土 | 第16-18页 |
1.4.2 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 | 第18-19页 |
1.4.3 渗透结晶型自修复混凝土 | 第19-21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1-23页 |
1.5.1 主要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多元络合型功能外加剂的制备及离子络合能力研究 | 第23-37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试验部分 | 第23-28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3-24页 |
2.2.2 实验设备及型号 | 第24-25页 |
2.2.3 多元络合型功能外加剂的制备 | 第25页 |
2.2.4 功能外加剂络合离子能力测试 | 第25-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2.3.1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钙离子络合容量 | 第28-29页 |
2.3.2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钙离子的络合能力 | 第29页 |
2.3.3 pH对络合型功能外加剂络合钙离子能力的影响 | 第29-31页 |
2.3.4 温度对络合剂络合钙离子能力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5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对不同阳离子的络合能力 | 第33-35页 |
2.3.6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对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浊点的影响 | 第35-36页 |
2.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对水泥基材料性能与微观结构影响研究 | 第37-49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40页 |
3.2.1 主要原材料 | 第37页 |
3.2.2 实验设备及型号 | 第37-38页 |
3.2.3 净浆的凝结时间 | 第38页 |
3.2.4 掺有络合型功能外加剂的水泥砂浆的制备 | 第38页 |
3.2.5 孔隙率测试 | 第38-39页 |
3.2.6 SEM测试 | 第39页 |
3.2.7 孔径分布测试 | 第39-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8页 |
3.3.1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对水泥水化时间的影响 | 第40-43页 |
3.3.2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对砂浆力学性能影响 | 第43-45页 |
3.3.3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对砂浆孔结构影响 | 第45-47页 |
3.3.4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对砂浆微观结构影响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对水泥基材料自修复性能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第49-71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4页 |
4.2.1 主要原材料 | 第49页 |
4.2.2 实验设备及型号 | 第49-50页 |
4.2.3 砂浆冻融损伤自愈合实验 | 第50页 |
4.2.4 混凝土冻融损伤自愈合实验 | 第50-51页 |
4.2.5 砂浆平板裂缝预制及其自修复 | 第51-52页 |
4.2.6 砂浆冻融性能测试 | 第52-53页 |
4.2.7 砂浆冻融损伤自愈合性能测试 | 第53页 |
4.2.8 砂浆裂缝修复能力测试 | 第53-54页 |
4.2.9 SEM-EDS测试 | 第54页 |
4.2.10 砂浆孔径分布测试 | 第54页 |
4.2.11 裂缝修复产物X射线衍射测试 | 第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9页 |
4.3.1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对砂浆冻融性能的影响 | 第54-59页 |
4.3.2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对砂浆冻融损伤自愈合性能的影响 | 第59-64页 |
4.3.3 砂浆表面裂缝的自修复 | 第64-66页 |
4.3.4 表面裂缝修复产物XRD分析 | 第66-67页 |
4.3.5 络合型功能外加剂对混凝土冻融损伤及其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4.4 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与参研项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