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1.1 咪唑乙烟酸的概述 | 第11-12页 |
1.1.1 咪唑乙烟酸的危害 | 第11页 |
1.1.2 咪唑乙烟酸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 第11页 |
1.1.3 有机肥料对污染土壤的作用 | 第11-12页 |
1.2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 第12-14页 |
1.2.1 污泥的处理 | 第12页 |
1.2.2 污泥好氧堆肥处理 | 第12页 |
1.2.3 污泥的处置 | 第12-13页 |
1.2.4 国内外污泥的处置现状 | 第13-14页 |
1.3 污泥堆肥农业利用 | 第14-16页 |
1.3.1 污泥堆肥农业利用的有利因素 | 第14-15页 |
1.3.2 污泥堆肥农业利用的不利因素 | 第15-16页 |
1.4 施加污泥堆肥土壤性质变化 | 第16-17页 |
1.4.1 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 第16页 |
1.4.2 土壤重金属的变化 | 第16-17页 |
1.4.3 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 第17页 |
1.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1.5.1 微生物多样性概况 | 第18页 |
1.5.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及应用 | 第18页 |
1.6 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0-25页 |
2.2.1 盆栽试验 | 第20页 |
2.2.2 项目测定及方法 | 第20-21页 |
2.2.3 PCR-DGGE | 第21-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8页 |
3.1 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第25页 |
3.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 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第26页 |
3.4 咪唑乙烟酸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3.5 施肥后污染土壤酶活性与理化因子和土壤咪唑乙烟酸降解率之间的关系 | 第27-28页 |
3.6 对土壤及作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 第28-29页 |
3.7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第29-34页 |
3.7.1 细菌PCR扩增对纯化后的DNA | 第30-31页 |
3.7.2 细菌DGGE图谱分析 | 第31页 |
3.7.3 DGGE图谱多样性分析 | 第31-33页 |
3.7.4 进化树及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 第33-34页 |
3.8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 第34-38页 |
3.8.1 真菌DGGE图谱分析 | 第35页 |
3.8.2 真菌DGGE多样性分析 | 第35-36页 |
3.8.3 进化树及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 第36-38页 |
4 讨论 | 第38-41页 |
4.1 施入污泥堆肥后咪唑乙烟酸污染土壤理化因子及PH值的变化 | 第38页 |
4.2 污泥堆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4.3 污泥堆肥对土壤咪唑乙烟酸含量的改变及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的影响 | 第38-39页 |
4.4 污泥堆肥对土壤细菌及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第39页 |
4.5 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第39-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