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一、绪论 | 第10-12页 |
(一) 选题目的 | 第10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三) 选题思路 | 第10-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穿天节”的历史源流与文化内涵 | 第12-19页 |
(一) “穿天节”的历史源流 | 第12-15页 |
1. 节日源流 | 第12-13页 |
2. 穿天节对七夕节的影响 | 第13-15页 |
(二) “穿天节”的价值 | 第15-19页 |
1. 文化价值 | 第15-17页 |
2. 穿天节的社会意义 | 第17-19页 |
二、襄阳“穿天节"民俗旅游的开发现状 | 第19-23页 |
(一) 节日的复兴与影响 | 第19-21页 |
(二) 节日旅游开发的成就 | 第21-23页 |
三、“穿天节”民俗旅游的文化思考 | 第23-28页 |
(一) 穿天节作为民俗旅游项目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1. “穿天节”举办的时效性存在较大局限 | 第23页 |
2. 襄阳民俗文化底蕴不足,且缺乏民俗文化保护意识 | 第23-24页 |
3. 定位湖北民俗旅游附带项目,压制了节日的特色发展 | 第24页 |
4. 市场拓展不力,营销力度不够 | 第24-25页 |
(二)、“穿天节”民俗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应对策略 | 第25-28页 |
1. 以“穿天节”为核心,定位春季旅游黄金线 | 第25页 |
2. 提升“穿天节”的旅游文化品位 | 第25-26页 |
3. 营造开发“穿天节”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优越环境 | 第26页 |
4. 做好“穿天节”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推广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附录:襄阳市历届穿天节概况介绍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