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林下浅沟形态及表层土壤颗粒分布特征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4页 |
1.2.1 浅沟定义 | 第8-9页 |
1.2.2 浅沟形态 | 第9-12页 |
1.2.2.1 形态参数的选取 | 第9-10页 |
1.2.2.2 形态参数的获取方法 | 第10页 |
1.2.2.3 浅沟形态特征 | 第10-12页 |
1.2.3 土壤颗粒分布特征 | 第12-13页 |
1.2.4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4-22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4-15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2.1.2 气候特征 | 第14页 |
2.1.3 地形地貌 | 第14-15页 |
2.1.4 土壤植被 | 第15页 |
2.1.5 土壤侵蚀现状 | 第15页 |
2.2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2.3.1 浅沟形态特征 | 第16页 |
2.3.2 浅沟表层土壤颗粒分布特征 | 第16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16-21页 |
2.4.1 研究区地形的获取 | 第16-18页 |
2.4.2 浅沟形态参数的提取 | 第18-19页 |
2.4.3 表层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 | 第19页 |
2.4.4 地统计学方法 | 第19-20页 |
2.4.5 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法 | 第20页 |
2.4.6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3 马尾松林下浅沟形态特征 | 第22-35页 |
3.1 浅沟形态参数特征分析 | 第22-29页 |
3.1.1 汇水面积 | 第24页 |
3.1.2 长度 | 第24-25页 |
3.1.3 坡度 | 第25页 |
3.1.4 断面形态 | 第25-27页 |
3.1.5 坡降 | 第27-28页 |
3.1.6 沟壑密度 | 第28-29页 |
3.2 浅沟各形态参数相关关系 | 第29-31页 |
3.2.1 浅沟长度与汇水面积的关系 | 第29-30页 |
3.2.2 浅沟侵蚀发生的地形临界模型 | 第30-31页 |
3.3 沿沟长方向上浅沟形态参数变化规律 | 第31-33页 |
3.4 坡面因子对浅沟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浅沟表层土壤颗粒分布特征 | 第35-46页 |
4.1 表层土壤颗粒组成 | 第35-36页 |
4.2 坡地与浅沟土壤颗粒含量差异分析 | 第36-37页 |
4.3 不同粒级土壤颗粒含量空间变异特征 | 第37-38页 |
4.4 沿沟长方向浅沟土壤颗粒含量分布规律 | 第38-43页 |
4.4.1 沟底土壤颗粒含量分布规律 | 第39-40页 |
4.4.2 沟坡土壤颗粒含量分布规律 | 第40-42页 |
4.4.3 沟缘土壤颗粒含量分布规律 | 第42-43页 |
4.5 横坡方向浅沟土壤颗粒含量分布规律 | 第43-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5.1 结论 | 第46-47页 |
5.2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