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1.2 BaTiO_3 的理化特性与应用 | 第13-23页 |
1.2.1 BaTiO_3 的晶体结构 | 第14-15页 |
1.2.2 BaTiO_3 的理化特性 | 第15-20页 |
1.2.3 BaTiO_3 的应用 | 第20-23页 |
1.3 微纳米级球形BaTiO_3 的制备 | 第23-31页 |
1.3.1 传统单一制备法 | 第23-27页 |
1.3.2 湿化学联用法 | 第27-29页 |
1.3.3 全新湿化学合成法 | 第29-31页 |
1.4 微通道技术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1.5 医用干化学诊断技术 | 第32-33页 |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33-35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5-39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5-36页 |
2.3 微纳米级球形BaTiO_3 粉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 第36-37页 |
2.3.1 间歇沉淀法制备球形BaTiO_3 | 第36-37页 |
2.3.2 微通道连续沉淀法制备球形BaTiO_3 | 第37页 |
2.3.3 BaTiO_3 扩散层的制备 | 第37页 |
2.4 表征方法 | 第37-39页 |
2.4.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37-38页 |
2.4.2 X-射线衍射(XRD) | 第38页 |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 第38页 |
2.4.4 接触角测量仪 | 第38页 |
2.4.5 紫外可见反射光谱仪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间歇沉淀法制备球形BaTiO_3 | 第39-63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间歇沉淀法制备球形BaTiO_3 | 第39-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8页 |
3.3.1 反应时间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2 焙烧温度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3 反应物浓度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44-48页 |
3.3.4 反应温度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48-51页 |
3.3.5 陈化时间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6 搅拌转速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52-54页 |
3.3.7 碱浓度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54-56页 |
3.3.8 Ba/Ti比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56-58页 |
3.4 BaTiO_3 球的形成机理 | 第58-61页 |
3.5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微通道连续沉淀法制备球形BaTiO_3 | 第63-77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微通道连续沉淀法制备球形BaTiO_3 | 第63-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5页 |
4.3.1 流量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64-66页 |
4.3.2 反应时间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66-67页 |
4.3.3 反应物浓度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67-69页 |
4.3.4 反应温度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69-71页 |
4.3.5 碱浓度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71-73页 |
4.3.6 两分支进料流量比对BaTiO_3 粉体的影响 | 第73-75页 |
4.4 间歇法与连续法制备BaTiO_3 方法比较 | 第75-76页 |
4.5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球形BaTiO_3 在医用干片扩散层中的应用 | 第77-87页 |
5.1 引言 | 第77页 |
5.2 BaTiO_3 扩散层的影响因素 | 第77-84页 |
5.2.1 CA用量对BaTiO_3 扩散层的影响 | 第78-79页 |
5.2.2 搅拌时间对BaTiO_3 扩散层的影响 | 第79-80页 |
5.2.3 表面活性剂对BaTiO_3 扩散层的影响 | 第80-82页 |
5.2.4 不同种类BaTiO_3 扩散层比较 | 第82-84页 |
5.3 BaTiO_3 扩散层在干化学试剂片层上的应用 | 第84-86页 |
5.3.1 不同浓度梯度检测 | 第84-85页 |
5.3.2 重复性检验 | 第85-86页 |
5.4 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5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105-107页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