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链路反馈的拥塞控制机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本文主要内容第11页
    1.3 论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TCP拥塞控制第13-26页
    2.1 TCP拥塞控制概念第13-15页
        2.1.1 网络拥塞定义第13页
        2.1.2 拥塞控制基本阶段第13-14页
        2.1.3 拥塞控制基本策略第14-15页
        2.1.4 窗口机制第15页
    2.2 拥塞控制评价指标第15-18页
        2.2.1 链路利用率第16页
        2.2.2 链路时延指标第16-17页
        2.2.3 丢包率指标第17页
        2.2.4 公平性指标第17页
        2.2.5 收敛速度第17-18页
    2.3 仿真实验场景搭建第18-20页
        2.3.1 实验拓扑环境第18页
        2.3.2 工具软件第18-19页
        2.3.3 实验场景仿真方法第19页
        2.3.4 实验数据采集第19-20页
    2.4 TCP拥塞控制算法分类第20-21页
    2.5 传统拥塞控制算法分析第21-26页
        2.5.1 基于丢包的拥塞控制第21-23页
        2.5.2 基于网络测量的拥塞控制第23-26页
第三章 基于链路反馈拥塞控制分析第26-35页
    3.1 基于链路反馈拥塞控制原理第26-28页
        3.1.1 核心原理第26页
        3.1.2 核心问题第26-27页
        3.1.3 优缺点第27-28页
    3.2 代表协议分析第28-34页
        3.2.1 ECN协议第28-29页
        3.2.2 DCTCP协议第29-31页
        3.2.3 XCP协议第31-33页
        3.2.4 RCP协议第33-34页
        3.2.5 VCP协议第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基于链路负载的传输效率优化第35-57页
    4.1 引言第35-36页
    4.2 设计思想第36-40页
        4.2.1 负载度的定义第36-37页
        4.2.2 负载度编码与报文格式第37-38页
        4.2.3 源端反馈机制第38-39页
        4.2.4 基于负载度的拥塞控制原理第39-40页
    4.3 队列算法优化第40-42页
        4.3.1 队列管理入口第40-41页
        4.3.2 聚合报文数平滑第41页
        4.3.3 队列长度平滑第41-42页
        4.3.4 负载度计算与标记报文第42页
    4.4 拥塞控制算法优化第42-48页
        4.4.1 算法流程第42-43页
        4.4.2 丢包重传与拥塞控制解耦第43-44页
        4.4.3 窗口有效性检测第44-46页
        4.4.4 窗口更新第46页
        4.4.5 Pacing机制第46-48页
    4.5 性能分析第48-50页
        4.5.1 参数选择第48页
        4.5.2 链路利用率分析第48-49页
        4.5.3 时延分析第49页
        4.5.4 公平性分析第49-50页
    4.6 实验验证第50-56页
        4.6.1 理想网络环境第50-51页
        4.6.2 丢包率对链路利用率影响第51-52页
        4.6.3 占据空闲带宽速度对比第52页
        4.6.4 突发流量对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4.6.5 链路利用率与时延之间的平衡第53-54页
        4.6.6 公平性收敛第54-55页
        4.6.7 Pacing效果验证第55-56页
    4.7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MIMD控制策略公平性研究第57-71页
    5.1 引言第57-58页
    5.2 路由器公平性控制器第58-62页
        5.2.1 公平控制与效率控制解耦第58-59页
        5.2.2 公平性控制器原理第59-62页
    5.3 MIMD拥塞控制算法第62-63页
        5.3.1 MIMD算法原理第62-63页
        5.3.2 ACK驱动的MIMD算法第63页
    5.4 性能分析第63-65页
        5.4.1 参数选择第64页
        5.4.2 链路利用率率分析第64页
        5.4.3 时延分析第64-65页
        5.4.4 开销分析第65页
    5.5 标准ECN改进算法第65-67页
        5.5.1 CE标记改进第66页
        5.5.2 ECN反馈机制改进第66-67页
        5.5.3 参数固定的MIMD算法第67页
    5.6 实验验证第67-70页
        5.6.1 理想网络环境第67-68页
        5.6.2 多条流公平竞争第68-69页
        5.6.3 公平性指数对比第69-70页
    5.7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总结第71页
    6.2 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田园风景》主题系列油画创作研究
下一篇:RoboCup机器人救援仿真中多智能体协作模型的研究与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