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内容分发平台打赏制研究报告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一)打赏制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 (二)粉丝经济等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一)案例研究法 | 第16-17页 |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 (三)深度访谈法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打赏制的兴起与发展轨迹 | 第18-22页 |
| 一、打赏制的兴起 | 第18-19页 |
| (一)“打赏”模式在新媒体内容分发平台的快速发展 | 第18页 |
| (二)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出版和阅读机制 | 第18-19页 |
| (三)新媒体内容分发平台的传播机制重塑传受关系 | 第19页 |
| 二、打赏制的发展轨迹 | 第19-22页 |
| (一)发端于文学网站 | 第19-20页 |
| (二)社交媒体成功实施打赏制 | 第20-21页 |
| (三)逐渐成为普遍接受的分成制度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主要内容分发平台的打赏制及其功能 | 第22-33页 |
| 一、各主要内容分发平台的打赏制 | 第22-29页 |
| (一)新浪微博的打赏制 | 第22-24页 |
| (二)微信的打赏制 | 第24-25页 |
| (三)哔哩哔哩的打赏制 | 第25-27页 |
| (四)今日头条的打赏制 | 第27-28页 |
| (五)知乎专栏的打赏制 | 第28-29页 |
| 二、打赏制的功能 | 第29-33页 |
| (一)鼓励入驻账号发布原创内容 | 第29-30页 |
| (二)鼓励受传双方互动 | 第30-31页 |
| (三)鼓励版权保护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打赏制的实际效力 | 第33-40页 |
| 一、打赏制用户层面的实际效力 | 第33-35页 |
| (一)打赏动机 | 第33-34页 |
| (二)打赏意愿 | 第34-35页 |
| 二、打赏制创作者层面的实际效力 | 第35-40页 |
| (一)原创保护和版权保护 | 第35-37页 |
| (二)粉丝互动和构建社群 | 第37-40页 |
| 第五章 打赏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40-45页 |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 (一)打赏资源分配不均 | 第40页 |
| (二)用户打赏积极性不高 | 第40-42页 |
| (三)打赏的模板和反馈机制有待完善 | 第42页 |
| 二、相应的解决对策 | 第42-45页 |
| (一)加大力度资助优质作者,深挖原创内容 | 第42-43页 |
| (二)丰富打赏形式,改善打赏反馈机制 | 第43页 |
| (三)提升用户打赏的积极性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第50-52页 |
| 附录二 深度访谈提纲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