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岩层移动论文

固体充填法采煤覆岩移动和地表沉陷控制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2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1.1.1 我国由煤炭开采产生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第13-14页
        1.1.2 固体充填法采煤覆岩和地表沉陷控制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2页
        1.2.1 国内外固体充填法采煤发展现状第15-16页
        1.2.2 固体充填材料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固体充填法采煤覆岩移动和地表沉陷控制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26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2 技术路线第24-26页
2 固体充填材料压缩变形特性分析及配合比优化第26-55页
    2.1 主要固体充填原料的基本性质第26-41页
        2.1.1 矸石的基本性质第28-31页
        2.1.2 黄土的基本性质第31-36页
        2.1.3 粉煤灰基本性质第36-41页
    2.2 矸石—黄土混合充填材料的压实特性和配合比优化第41-53页
        2.2.1 矸石级配条件的优化第41-47页
        2.2.2 矸石—黄土混合充填材料的压缩变形特性及配合比优化第47-53页
    2.3 本章小结第53-55页
3 固体充填法采煤覆岩移动与地表沉陷力学机理第55-79页
    3.1 固体充填法采煤地表沉陷影响因素分析第55-57页
    3.2 固体充填法采煤覆岩移动控制力学模型第57-67页
        3.2.1 固体充填法采煤覆岩移动力学基本方程及解法第57-66页
        3.2.2 固体充填法采煤的覆岩稳定性判据第66-67页
    3.3 固体充填法采煤一体化力学模型第67-76页
        3.3.1 固体充填法采煤直接顶板岩梁力学方程第67-69页
        3.3.2 固体充填法采煤直接顶板岩梁变形影响因素分析第69-76页
    3.4 直接顶板岩梁下沉与地表最大下沉量的关系第76-77页
    3.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4 固体充填法采煤覆岩移动数值模拟研究第79-113页
    4.1 数值模拟方案和模型建立第79-81页
    4.2 采场覆岩应力分布特征第81-86页
    4.3 采场覆岩塑性区分布特征第86-92页
    4.4 上覆岩层的下沉特征第92-102页
    4.5 采场覆岩水平移动特征第102-107页
    4.6 不同充实率地表沉陷控制作用分析第107-112页
    4.7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5 固体充填法采煤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第113-141页
    5.1 相似常数的选取和模型堆筑第113-117页
    5.2 固体混合充填材料模拟材料的制备第117-120页
        5.2.1 目标压缩曲线的求取第117页
        5.2.2 固体混合充填材料的模拟材料配合比设计第117-120页
    5.3 固体充填法开采工艺的模拟和模型观测第120-123页
    5.4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第123-139页
        5.4.1 采动覆岩的变形破坏过程及结构特征第123-130页
        5.4.2 固体充填法开采的覆岩变形规律第130-136页
        5.4.3 采动覆岩的矿压显现规律第136-138页
        5.4.4 固体充填法采煤地表沉陷预测第138-139页
    5.5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6 工程应用研究第141-157页
    6.1 固体充填法采煤应用条件分析第141-146页
        6.1.1 工程应用的井田概况第141-142页
        6.1.2 工程应用的地质特征第142-145页
        6.1.3 矿井巷道和采场布置条件分析第145-146页
    6.2 充填材料的加工和混合工艺第146-147页
    6.3 垂直投料系统初步设计第147-150页
    6.4 工作面固体充填法采煤工艺第150-156页
        6.4.1 充填法采煤工作面的生产组织第150-151页
        6.4.2 固体充填法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式第151-154页
        6.4.3 固体充填效果的控制第154-156页
    6.5 本章小结第156-15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57-160页
    7.1 结论第157-158页
    7.2 创新点第158-159页
    7.3 展望第159-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9页
作者简历第169-17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露天矿空间模型不确定性研究
下一篇:液压支架用抗冲击双级保护大流量安全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