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旅游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冗余资源与公司成长性的关系研究--以公司治理为调节变量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1.3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3-17页
        1.2.1 研究内容第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2.3 研究框架第14-17页
    1.3 本文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8-33页
    2.1 冗余资源的内涵研究第18-22页
        2.1.1 冗余资源的概念综述第18-19页
        2.1.2 冗余资源的分类第19-20页
        2.1.3 冗余资源的来源第20-22页
    2.2 公司治理结构的文献回顾第22-24页
        2.2.1 公司治理的定义第22页
        2.2.2 公司治理的变量构成第22-23页
        2.2.3 公司治理特征与冗余资源之间的关系第23-24页
    2.3 公司成长性的研究述评第24-32页
        2.3.1 公司成长理论的发展历程第24-25页
        2.3.2 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因子第25-26页
        2.3.3 冗余资源与公司成长性关系研究第26-31页
        2.3.4 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成长性关系研究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冗余资源在公司治理作用下的公司成长性理论分析第33-40页
    3.1 冗余资源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制第33-36页
        3.1.1 冗余资源的代理冲突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制第33-34页
        3.1.2 冗余资源的策划能力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制第34-35页
        3.1.3 冗余资源的战略能力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制第35-36页
    3.2 冗余资源与公司成长性的研究假设第36-37页
        3.2.1 高流动性冗余资源与公司成长性的关系假设第36-37页
        3.2.2 低流动性冗余资源与公司成长性的关系假设第37页
    3.3 公司治理对冗余资源与公司成长性关系的调节机制第37-39页
        3.3.1 公司治理对冗余资源的代理冲突与公司成长性的调节作用第38页
        3.3.2 公司治理对冗余资源的策划能力与公司成长性的调节作用第38-39页
        3.3.3 公司治理对冗余资源的战略能力与公司成长性的调节作用第39页
    3.4 公司治理对冗余资源与公司成长性的调节作用假设第39-40页
第四章 实证设计第40-46页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40页
    4.2 研究变量的选取与计量第40-44页
        4.2.1 自变量的选取与计量第40-41页
        4.2.2 因变量的选取与计量第41-42页
        4.2.3 调节变量的选取与计量第42-44页
        4.2.4 控制变量的选取与计量第44页
    4.3 实证模型的建立第44-46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第46-60页
    5.1 公司成长性与公司治理特征的因子分析第46-50页
        5.1.1 基于因子分析的公司成长性综合因子第46-48页
        5.1.2 基于因子分析的公司治理综合因子第48-50页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0-51页
    5.3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1-53页
    5.4 冗余资源与公司成长性的回归分析第53-55页
        5.4.1 以高流动性冗余资源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第53-54页
        5.4.2 以低流动性冗余资源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第54-55页
    5.5 公司治理对冗余资源与公司成长性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第55-60页
        5.5.1 公司治理对高流动性冗余资源与公司成长性的调节作用第56-58页
        5.5.2 公司治理对低流动性冗余资源与公司成长性的调节作用第58-60页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第60页
研究结论第60-61页
管理建议第61-62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69页
个人简历与科研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行为特征分析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室内设计研究
下一篇:植物源抗病毒剂VFB配方优化及其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