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美国伍德福德地层页岩纳米孔隙发育特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21页
    0.1 项目的研究意义与必要性第9-10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0.2.1 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第10-13页
        0.2.2 页岩储层特征研究第13-14页
        0.2.3 气体赋存机理研究第14-17页
        0.2.4 气体渗流机理研究第17页
        0.2.5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第17-18页
    0.3 研究内容第18页
    0.4 研究思路与技术流程第18-19页
        0.4.1 研究方法第19页
        0.4.2 样品处理第19页
    0.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9-21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1-26页
    1.1 古地理学特征第22-23页
    1.2 地层特征第23页
    1.3 生储盖特征第23-2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岩芯描述分析及样品镜下描述第26-31页
    2.1 岩芯岩相分析第26-27页
        2.1.1 块状碳酸盐岩相第26页
        2.1.2 黑色页岩相第26-27页
        2.1.3 粉砂岩岩相第27页
        2.1.4 块状灰色泥岩岩相第27页
        2.1.5 层状碳酸盐岩岩相第27页
    2.2 岩芯层序地层学分析第27-31页
第三章 页岩储层储集空间分析第31-51页
    3.1 储集空间类型和形态第31-38页
        3.1.1 有机质孔隙第32-34页
        3.1.2 粒内孔隙第34-37页
        3.1.3 微裂缝孔隙第37-38页
    3.2 孔隙分布规律第38-40页
    3.3 高孔隙度区及高渗透率区分析第40-45页
        3.3.1 高孔隙度区域第40-41页
        3.3.2 高渗透率区域第41-45页
    3.4 研究结果对比第45-51页
        3.4.1 同层样品之间比较第45-49页
        3.4.2 不同层页岩样品之间比较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环有机化学品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下一篇:吲哚取代的俘精酰亚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