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8页 |
1.1 深海管状蠕虫简介 | 第15-18页 |
1.1.1 深海生物简介 | 第15-16页 |
1.1.2 深海管状蠕虫简介 | 第16-18页 |
1.2 中华鲎简介 | 第18-20页 |
1.3 模式动物果蝇 | 第20-23页 |
1.3.1 果蝇简介 | 第20-21页 |
1.3.2 果蝇的眼睛发育及相关基因 | 第21-22页 |
1.3.3 果蝇中的UAS/GAL4和UAS/GAL80表达系统 | 第22-23页 |
1.3.4 果蝇中的平衡染色体 | 第23页 |
1.4 Pax6基因结构和功能 | 第23-27页 |
1.4.1 Pax基因简介 | 第23-26页 |
1.4.2 Pax6基因 | 第26-27页 |
1.5 论文立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40页 |
2.1 实验相关药品和试剂 | 第28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28-30页 |
2.3 部分试剂配方 | 第30-31页 |
2.4 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方法 | 第31-37页 |
2.4.1 质粒载体介绍 | 第31-32页 |
2.4.2 总RNA提取 | 第32-33页 |
2.4.3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33页 |
2.4.4 DNA转化 | 第33页 |
2.4.5 质粒DNA提取 | 第33-34页 |
2.4.6 DNA回收 | 第34-36页 |
2.4.7 DNA连接(LIC) | 第36页 |
2.4.8 PCR相关实验 | 第36-37页 |
2.5 细胞相关实验和方法 | 第37-38页 |
2.5.1 细胞培养 | 第37-38页 |
2.5.2 细胞转染 | 第38页 |
2.6 果蝇相关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2.6.1 果蝇饲养 | 第38页 |
2.6.2 果蝇培养基的配制方法(1L) | 第38页 |
2.6.3 果蝇DNA提取方法 | 第38-39页 |
2.6.4 果蝇totalRNA提取 | 第39页 |
2.6.5 果蝇成虫总蛋白的提取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0-58页 |
3.1 管状蠕虫R.piscesae的Pax6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0-41页 |
3.2 中华鲎T.tridentatus的Pax6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1-45页 |
3.3 管状蠕虫Pax6的功能分析 | 第45-50页 |
3.3.1 管状蠕虫Pax6在果蝇体内过表达 | 第45-47页 |
3.3.2 管状蠕虫Pax6的表达能引起果蝇的细胞凋亡 | 第47-49页 |
3.3.3 管状蠕虫Pax6能抑制so启动子的活性 | 第49-50页 |
3.4 中华鲎Pax6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50-58页 |
3.4.1 中华鲎Pax6基因转基因果蝇分别与dpp-GAL4、ey-GAL4和GMR-GAL4品系果蝇杂交 | 第50-56页 |
3.4.2 中华鲎Pax6b能抑制so启动子的活性 | 第56-5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8-61页 |
附录 A:文中几个基因的氨基酸序列 | 第61-67页 |
附录 B:其它比对结果 | 第6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致谢 | 第78页 |